百词典

《圩田二首》

时间: 2025-04-22 23:05:56

诗句

古来圩岸护堤防,岸岸行行种绿杨。

岁久树根无寸土,绿杨走入水中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05:56

原文展示:

古来圩岸护堤防,
岸岸行行种绿杨。
岁久树根无寸土,
绿杨走入水中央。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圩岸就用来保护堤坝,岸边一片片种植着绿杨树。经过多年,树根甚至没有扎入土壤,绿杨却生长到了水的中央。

注释:

  1. 圩岸:指的是用来防止水涝的堤坝或岸边。
  2. 护堤防:保护堤坝和防止洪水侵袭。
  3. 岸岸行行:形容岸边一排排的树木。
  4. 岁久:经过很长的时间。
  5. 寸土:这里指的是土壤,强调树根无处生长。
  6. 绿杨:指的是绿色的杨树,象征生命与生长。
  7. 走入水中央:形容树木的生长已经超出了岸边,甚至漂浮在水中。

典故解析:

“圩田”是古代农业中一种防洪的措施,代表着人与自然的抗争与和谐共存。诗中提及的“绿杨”则是生机与希望的象征,反映出自然的顽强生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写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圩田二首”创作于对农田的观察中,诗人通过描写圩岸的绿杨树,反映出对自然环境的思考以及对农业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圩岸的杨树,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诗人以“古来”开头,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暗示农业与水利的关系由来已久。接着,“岸岸行行”描绘了绿杨树整齐的排列,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根却没有扎入土中,暗示了自然的脆弱与无奈。最后一句“绿杨走入水中央”则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树木的生命力,尽管根基不稳,却依然向上生长,充满生机。这种生动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也引发对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来圩岸护堤防:古代人们就利用圩岸来保护土地和水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改造。
  2. 岸岸行行种绿杨:描绘出岸边整齐栽植的杨树,展现出繁荣的景象。
  3. 岁久树根无寸土:强调经过多年的生长,树木的根并未深入土壤,隐喻着根基不稳。
  4. 绿杨走入水中央:尽管环境不佳,树木仍然向上生长,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修辞手法:

  • 比喻:绿杨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
  • 对仗:岸岸行行与岁久树根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圩岸上的绿杨树,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生长的敬畏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圩岸:象征着人类的防护与对自然的改造。
  2. 绿杨:生命、生长、希望的象征。
  3. 水中央: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绿杨”象征什么?

    • A. 生命与生长
    • B. 死亡与枯萎
    • C. 贫穷与困扰
    • D. 战争与破坏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岁久树根无寸土”表达了__的状态。

  3. 判断题:诗中描写的环境是充满生机的(对/错)。

答案:

  1. A
  2. 根基不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圩田二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但杨万里更注重描绘环境的细节与生长的力量,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诗词鉴赏手册》
  • 《杨万里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柳絮 孟子·尧舜之道孝悌 孟子·理义悦心 咏史下·关羽四首 咏史上·光武明帝 咏史下·五王 咏史下·卢怀慎 拟古八首 野步十首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肃的成语 包含筲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鲁莽灭裂 面红耳热 久居人下 课养 鬥字旁的字 逸世 消开头的成语 攴字旁的字 跛行千里 江海之士 豕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较竞 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逸韵高致 醺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