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3:0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05:56
古来圩岸护堤防,
岸岸行行种绿杨。
岁久树根无寸土,
绿杨走入水中央。
自古以来,圩岸就用来保护堤坝,岸边一片片种植着绿杨树。经过多年,树根甚至没有扎入土壤,绿杨却生长到了水的中央。
“圩田”是古代农业中一种防洪的措施,代表着人与自然的抗争与和谐共存。诗中提及的“绿杨”则是生机与希望的象征,反映出自然的顽强生命力。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写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圩田二首”创作于对农田的观察中,诗人通过描写圩岸的绿杨树,反映出对自然环境的思考以及对农业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圩岸的杨树,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诗人以“古来”开头,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暗示农业与水利的关系由来已久。接着,“岸岸行行”描绘了绿杨树整齐的排列,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根却没有扎入土中,暗示了自然的脆弱与无奈。最后一句“绿杨走入水中央”则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树木的生命力,尽管根基不稳,却依然向上生长,充满生机。这种生动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也引发对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圩岸上的绿杨树,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生长的敬畏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深思。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绿杨”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岁久树根无寸土”表达了__的状态。
判断题:诗中描写的环境是充满生机的(对/错)。
对比杨万里的《圩田二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但杨万里更注重描绘环境的细节与生长的力量,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