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13
伤吴中
李嘉祐 〔唐代〕
馆娃宫中春已归,
阖闾城头莺已飞。
复见花开人又老,
横塘寂寂柳依依。
忆昔吴王在宫阙,
馆娃满眼看花发。
舞袖朝欺陌上春,
歌声夜怨江边月。
古来人事亦犹今,
莫厌清觞与绿琴。
独向西山聊一笑,
白云芳草自知心。
诗歌的大意可以理解为:
在馆娃宫中,春天已经来临,阖闾城头的黄莺也已飞舞。再看花开,自己却已苍老,横塘边的柳树静静地依依垂挂。回忆往昔,吴王曾在宫阙中,馆娃满眼看花的娇艳。她在晨曦里舞动着衣袖,仿佛在欺骗路上的春光;在夜晚,她的歌声又让人怨恨江边的明月。古往今来,人事依旧,莫要厌倦与友人共饮清酒,弹奏绿琴。独自向西山一笑,白云芳草自知我心。
作者介绍:李嘉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与人事。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李嘉祐在春天的某个时刻,感慨时光流逝,感怀往事而作,反映了他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伤吴中》以馆娃宫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感慨。首先,诗中通过“馆娃宫中春已归”引入春天的景象,接着用“阖闾城头莺已飞”描绘春天的生机,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然而,随着“复见花开人又老”,诗人感叹时光荏苒,花开花落,人也逐渐老去,展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在回忆吴王与馆娃的往事时,诗人通过“舞袖朝欺陌上春”、“歌声夜怨江边月”,将古代的繁华与现在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诗的最后两句“古来人事亦犹今,莫厌清觞与绿琴”,表达了对人生乐趣的追求,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应珍惜眼前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递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馆娃宫”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宫殿?
A. 宋代
B. 唐代
C. 汉代
D. 吴国
诗中“阖闾城头莺已飞”表现了什么意象?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萧瑟
D. 夏天的炎热
诗人对往昔的感慨主要通过哪些意象表现?
A. 花与月
B. 山与水
C. 云与风
D. 雨与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伤吴中》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