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3:48
齐山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江山平远三千里,
水石嵌空二百岩。
地辟天开成洞府,
峰回路转有精蓝。
九华却立才堪倚,
万井横陈我所监。
欲赋齐山无杰句,
梦中危壁尚巉巉。
这首诗描绘了齐山的壮丽景色。首先,诗人感叹江山延绵不绝,辽阔的山水景致一望无际,仿佛有三千里之远。随后,山中的水石相互交融,形成了许多奇特的岩石。大地与天空的界限在这里被打破,形成了如同洞府般的幽深之地,山峰弯曲回转,景色如同精致的蓝色画卷。接着,诗人提到九华山的高耸,令人心生依恋,然而自己却只能在众多的井水旁驻足观看。最后,诗人想要为齐山写下绝妙的诗句,却发现即使在梦中,那些巍峨的山壁依然显得险峻而壮丽。
作者介绍:张孝祥,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而不失深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张孝祥游历齐山时,受到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齐山的赞美与敬仰。
这首《齐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开篇即以“江山平远三千里”引入,辽阔的空间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雄伟。接着,诗中对水与石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奇特与和谐美。通过“地辟天开成洞府”,诗人进一步塑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幽深空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而“峰回路转有精蓝”则暗示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绚丽,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充满了变化与生机。
后半部分,“九华却立才堪倚”表达了诗人对高山的崇敬与向往,体现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欲赋齐山无杰句”,则流露出诗人在面对这样宏伟的自然景观时的无奈与谦卑之情,虽然心中有感,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辞来表达。结尾的“梦中危壁尚巉巉”,更是将这种感受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诗在气势上达到了顶峰。
整体而言,《齐山》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反映了人和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对齐山的描绘,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类渺小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也在探讨创作的困难与自我价值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齐山》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万井”主要代表什么?
“欲赋齐山无杰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