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2:07
风雨石首呈同行寄荆州僚旧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昨日离筵酒未醒,今朝风雨暗江亭。
近人积水春全绿,隔岸荒山夜却青。
野吏衣冠行木偶,客船灯火散疏星。
宽程且作三旬约,要看庐山紫翠屏。
昨日的离别宴席上我还未完全清醒,今天早晨风雨交加,江边的亭子显得阴暗。
近处的积水在春天里变得全是绿色,隔岸的荒山在夜晚却显得青翠。
乡野中的官吏衣着整齐如同木偶,客船上的灯火稀疏如同星星。
不如慢慢安排三旬的约定,期待去看庐山的紫翠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少华,宋代诗人。他的诗作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张孝祥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未来重聚的期盼。诗中描绘的江河山水,营造出一种忧郁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时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昨日离筵酒未醒,今朝风雨暗江亭”,直接表现出诗人在分别后的迷茫与无奈。离别的宴席尚未清醒,今晨就被风雨笼罩,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离愁的沉重。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景观,“近人积水春全绿,隔岸荒山夜却青。”在这段描写中,春日的绿意与夜晚的青翠形成鲜明对比,映衬出诗人对离别的思考。积水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而荒山则让人感到孤寂。
后面提到的“野吏衣冠行木偶,客船灯火散疏星”,通过对乡野官吏与客船的描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官吏的呆板与客船的稀疏灯光,暗示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生活的无奈。
最后的“宽程且作三旬约,要看庐山紫翠屏”,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庐山的美景象征着理想与希望,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乐观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亭”象征什么?
A. 离别的悲伤
B. 希望与生机
C. 自然之美
诗人对“野吏”的描述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夸张
“要看庐山紫翠屏”中庐山象征了什么?
A. 离别
B. 未来的希望
C. 乡村生活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