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 忆蓉湖》

时间: 2025-05-01 07:13:43

诗句

故乡云水,忆蓉湖佳绝。

滑笏波光漾春色。

何时归计准、小坐苔矶,衣尘浣,俯照明漪千尺。

昨宵清梦好,柔橹咿哑,惊起轻鸥度环碧。

略彴夕阳斜、穿过前湾,林影外、烟岚层叠。

有三两、渔舟傍桃花,看网出银鳞、一罾红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3:43

原文展示

洞仙歌 忆蓉湖
作者: 杨芳灿 〔清代〕

故乡云水,忆蓉湖佳绝。滑笏波光漾春色。何时归计准小坐苔矶,衣尘浣,俯照明漪千尺。
昨宵清梦好,柔橹咿哑,惊起轻鸥度环碧。略彴夕阳斜穿过前湾,林影外烟岚层叠。
有三两渔舟傍桃花,看网出银鳞一罾红雪。

白话文翻译

故乡的云水美丽,让我想起蓉湖的绝妙风光。波光粼粼的湖面映出春天的色彩。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在苔藓的礁石上小坐,洗去衣衫上的尘土,俯身照见千尺波光的明亮涟漪呢?
昨晚的清梦美好,轻柔的橹声如同低语,惊起那轻盈的海鸥飞过碧波。夕阳斜射,穿过前湾,林影与烟雾交错重叠。
几只渔舟靠近桃花旁,看着渔网中捕捞出银色的鱼鳞与一片片红色的雪花。

注释

  • 滑笏:用手轻轻划动的动作,指在水面上滑动的手势。
  • 苔矶:苔藓覆盖的岩石,意指一个静谧的休憩之处。
  • 明漪:明亮的涟漪,形容水面的波纹。
  • 轻鸥:轻盈的海鸥,形象生动,传达了自然的灵动。
  • 罾红雪:罾是网,捕捞到的鱼鳞像雪一样闪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芳灿,清代诗人,擅长山水游记与抒情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愁,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蓉湖的深切怀念,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美好景色的眷恋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洞仙歌 忆蓉湖》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故乡的怀念。开篇以“故乡云水,忆蓉湖佳绝”引出主题,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的湖光山色,波光粼粼,充满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忆与梦境的交融,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向往。清梦和柔橹声的描写,使整首诗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轻松而悠然的氛围。夕阳斜照,渔舟唱晚,桃花依旧,渔网捕捞的画面则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对乡土生活的深情眷恋。

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真实写照。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赞美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乡云水:描绘故乡的自然景色,云水相间,淡淡地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2. 忆蓉湖佳绝:表达对蓉湖美景的深切怀念,强调其美丽。
  3. 滑笏波光漾春色:湖面波光粼粼,春色盎然,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4. 何时归计准小坐苔矶:渴望归乡,描述在苔石上静坐的惬意。
  5. 衣尘浣:洗去身上的尘埃,象征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6. 俯照明漪千尺:俯身观察水面,感受其深邃与明亮。
  7. 昨宵清梦好:夜晚的梦境美好,增添了诗的梦幻色彩。
  8. 柔橹咿哑:轻柔的橹声如同低语,传达出轻松宁静的氛围。
  9. 惊起轻鸥度环碧:轻鸥飞过,给静谧的湖面增添了活力。
  10. 略彴夕阳斜穿过前湾:夕阳的倾斜光线,描绘出优美的黄昏景色。
  11. 林影外烟岚层叠:林影与烟雾交错,展现出自然的层次感。
  12. 有三两渔舟傍桃花:渔舟与桃花相映,构成了和谐的乡村图景。
  13. 看网出银鳞一罾红雪:渔获的银鱼与红色的雪花比喻,呈现出丰收的喜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罾红雪”比喻渔获,生动形象。
  • 拟人:柔橹咿哑,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感。
  • 对仗:如“衣尘浣,俯照明漪千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赞美展开,表现了游子对家乡风光的深情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水:象征自然的美,寄托思乡情。
  • 波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苔矶:象征安静与回归,提供思考与沉淀的空间。
  • 轻鸥:象征自由与灵动,赋予诗歌生机。
  • 渔舟:象征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蓉湖”是用来表达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诗人的梦境
    C. 诗人的理想
    答案:A

  2. 下列哪个意象不出现在诗中? A. 桃花
    B. 渔舟
    C. 高楼
    答案:C

  3. 诗人希望何时能够归乡? A. 明天
    B. 不确定
    C. 现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向往。
  • 《庐山谣》:展现了壮丽山河,与《忆蓉湖》在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有对自然的赞美与归属感。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典文学百科全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 木兰花 得立声太平湖书 木兰花/玉楼春 戏呈林节推乡兄 木兰花慢 送柳汤佐之覃怀总管任 木兰花慢(寄题荪壁山房) 木兰花慢 和史显甫左丞韵略顾平日所长兼道比年区区之怀老疾互攻苦无佳思祈相望一笑 木兰花慢 题亳州武津关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八 木兰花慢 重九日作 木兰花慢 虎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蝇头小利 过门 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目不忍见 淘洗 走之旁的字 蜃醢 达诚申信 诉诸武力 乙字旁的字 谷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桃来李答 财结尾的成语 逆行倒施 大字旁的字 滚瓜烂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