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7:28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五 皇夏》 作者:庾信〔南北朝〕
七里是仰,八陛有凭。
就阳之位,如日之升。
思虔肃肃,致敬绳绳。
祝史陈信,玄象斯格。
惟类之典,惟灵之泽。
幽显对扬,人神咫尺。
这首诗描述了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与虔诚。诗中提到的“七里”与“八陛”象征着祭祀的场所与仪式的庄重,“如日之升”则比喻着阳光明媚,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诗人心存敬畏,恭敬地进行祭祀,祝愿历史能够得到承认,神秘的象征能够显现。诗中强调了祭祀的典范与神灵的恩泽,体现出人类与神灵之间的密切关系。
庾信,字希声,南北朝时期的伟大诗人,出生于南朝梁,后归于北朝。他以诗歌见长,风格典雅,擅长抒情,作品多涉及历史、宗教与哲学。庾信的诗歌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
《周祀圜丘歌》系列诗作是庾信为周朝祭祀活动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与祭祀的重视。诗中体现了对天命与先祖的敬仰,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民众安定的美好祝愿。
《周祀圜丘歌·皇夏》通过祭祀的场景,展现了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与自然的理解与尊重。全诗意象鲜明,富有哲理,诗人以“七里”“八陛”来描绘祭坛的庄重与神秘,强调了祭祀活动的神圣性。诗中提到的“如日之升”,不仅是对阳光的赞美,更是对光明未来的期许,反映出人们希望通过祭祀获得神灵的庇护,以实现安定与繁荣的愿望。
此外,诗句中的“思虔肃肃,致敬绳绳”表现出了诗人对祭祀的严肃认真态度,传达出一种对历史与文化的敬意。整首诗在音韵上也体现出一种和谐美,具有较强的音乐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如日之升”比喻光明的象征,“思虔肃肃”对偶的句式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尊重,强调人类与神灵之间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古代对祭祀文化的重视。
“七里”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祭坛的距离
B. 神灵的高远
C. 祭祀的庄重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如日之升”比喻什么?
A. 光明的希望
B. 太阳的升起
C. 祭祀的庄重
D. 神灵的显现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遗忘
B. 人与神灵的距离
C. 对神灵的敬仰与历史的尊重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周祀圜丘歌》与《春江花月夜》均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但前者更强调祭祀的庄重与历史的传承,而后者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两者都展现了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但风格与主题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