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8:40
矍铄翁徒夸被甲,
玄真子自爱衣簑。
昏花安得金篦刮,
荒落犹将铁砚磨。
雄思湛深空自好,
郊鸣寒苦几时和。
木鱼差异炎凉者,
不鄙柴门夜夜过。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翁,空自夸耀他身上的铠甲;而那位道士则独自爱好他身上的蓑衣。昏花怎么能够用金篦刮去?即使在荒僻的地方,我仍然用铁砚磨墨。雄心壮志在空中自得其乐,乡野的鸣叫声在寒冷中何时才能平和?木鱼的声响在炎凉之间各有不同,柴门的夜晚,我并不鄙视每天的过往。
刘克庄(1187-1269),字季真,号野云,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刘克庄的诗风深沉,语言简练,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他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融入佛道思想,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刘克庄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描写自然与人生活的对比中,表达了个人的理想与追求。开头两句,通过“矍铄翁”和“玄真子”的对比,展现了两种生活态度:一是对世俗荣华的追求,二是对道家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昏花安得金篦刮”一句,象征着人对于衰老的无奈,而“荒落犹将铁砚磨”则强调了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雄思湛深空自好”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的追求,而“郊鸣寒苦几时和”则反映出对人世之间温暖情感的渴望。最后两句“木鱼差异炎凉者,不鄙柴门夜夜过”则传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尊重和对生命中每一个瞬间的珍视。
整首诗借助自然景象与人事的对比,展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既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包容,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宽广的胸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包容,强调坚持内心信念的重要性,并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选择题:诗中“矍铄翁”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金篦”象征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鄙视。(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