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2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26:26
初秋闲记园池草木
作者:范成大 〔宋代〕
玉菡化生稚子,
碧枝视现声闻。
马齿任藏汞冷,
鸿头自胜硫温。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园池中草木的景象。第一句提到玉菡(即荷花)在水中盛开,仿佛是刚刚出生的小孩;第二句则描绘了青翠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似乎传来悦耳的声音。接着,马齿苋(野菜)在冷风中生长,任凭它藏匿在泥土中;最后,鸿头(鸿雁)在空中飞翔,似乎比温暖的硫磺气味更为诱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变化,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云溪,浙江余姚人,南宋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初秋时节,正是万物渐显变化的时候。范成大通过对园池草木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意境清新,字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开头的“玉菡化生稚子”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荷花的娇嫩与纯洁,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纯真。第二句“碧枝视现声闻”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传达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马齿任藏汞冷”表现了秋季的寒意,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而“鸿头自胜硫温”通过鸿雁的自由飞翔,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热爱。
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怀与思考,既有对生命的珍惜,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诗中的意象不仅生动形象,更富有哲理,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菡”指的是哪种植物?
“鸿头自胜硫温”中的“鸿头”指的是?
诗中表现生命坚韧的意象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