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32
吾闻冤句民,盗若春竹雨。异时用武吏,搏击纵鹰隼。洋洋刘太守,岂弟发素蕴。凶年盗乃减,见谓君子敏。先生衍诗书,循吏副忧轸。庶几从风靡,少缓束湿紧。君家庞眉伯,学行我标准。捧书见华发,应为一笑听。
我听说冤句的百姓,盗贼多如春雨后的竹笋。以往使用武力官员,像鹰隼一样搏击盗贼。刘太守宽厚仁爱,展现出他平素的涵养。在灾荒年份盗贼减少,被认为是君子的机敏。先生传承诗书,作为循吏分担忧虑。希望他能像风一样普及,稍微缓解束缚的紧张。你家的长者,学识和行为是我的榜样。捧着书看到他白发苍苍,应该会让人会心一笑。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张耒写给无斁教授的贺诗。诗中赞扬了无斁教授的学识和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治安的关切和对循吏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无斁教授的赞扬,展现了作者对学识和品德的崇敬。诗中“吾闻冤句民,盗若春竹雨”描绘了当时社会治安的混乱,而“洋洋刘太守,岂弟发素蕴”则赞扬了刘太守的宽厚仁爱。后文通过对无斁教授的描述,表达了对其学识和品德的敬仰,以及对其能像风一样普及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理想人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无斁教授的赞扬,表达了对学识和品德的崇敬,以及对社会治安的关切和对循吏的期望。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物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盗若春竹雨”比喻什么? A. 盗贼多 B. 春雨多 C. 竹笋多 D. 官员多
诗中“洋洋刘太守”赞扬了刘太守的什么特质? A. 机敏 B. 宽厚仁爱 C. 勇敢 D. 智慧
诗中“先生衍诗书”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先生读书 B. 先生传承诗书 C. 先生写诗 D. 先生教书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