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3:57
惭愧兰芝女,还家恨解携。
如何伯鸾妇,翻作仲卿妻。
星月原同影,鸳鸯不独栖。
烛花随泪尽,愁听夜乌啼。
我感到羞愧,像那兰芝般的女子,归家时却无法解开心中的怨恨。
为何伯鸾的妻子,竟然反而成了仲卿的妻子?
星星和月亮本是同在一处的影子,鸳鸯却无法独自栖息。
蜡烛的光影随着眼泪而消逝,愁苦中只能听到夜里乌鸦的啼叫。
“兰芝”一词出自《诗经》,用以比喻贞洁的女子;“伯鸾”和“仲卿”则是指两位历史人物,暗指对爱情和婚姻的不满与羡慕。
潘孟齐(约1640-后1710),字子时,号芝山,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爱情和人生哲理,风格婉约清丽。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感情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女性在婚姻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无奈。
《书怀寄夫子》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古诗。诗中,潘孟齐通过对兰芝女的自责与对比,表达了对爱情与婚姻的复杂感受。首句“惭愧兰芝女”即以兰芝象征纯洁的女子,暗示了作者对自己情感的愧疚。接下来的“还家恨解携”更是突显了回归家庭后无法摆脱的怨恨心理,表现了女性在情感纠葛中的无奈。
“如何伯鸾妇,翻作仲卿妻”中,借用历史典故,提出对爱情关系的反思,表明了嫉妒与失落的情感。“星月原同影,鸳鸯不独栖”则描绘了一种孤独的美,意指即使美好如星月般的爱情,也无法避免孤寂的存在。最后两句“烛花随泪尽,愁听夜乌啼”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愁苦与无奈,蜡烛的光辉与泪水交织,乌鸦的啼叫则增添了夜晚的凄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爱情、婚姻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动容。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揭示了女性在情感中的困境与无奈,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兰芝”主要象征什么?
A. 贤良淑德的女子
B. 忍耐的母亲
C. 忧伤的女子
D. 强势的女性
判断题:诗中“星月原同影”表达了对爱情的嫉妒。
A. 正确
B. 错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烛花随泪尽”表达了对__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