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严州章村放歌》

时间: 2025-05-04 10:11:00

诗句

石崖削得瘦到筋,半点也无尘土痕。

正如狻猊走得渴,下赴江水一口吞。

严滩过却乌龙觜,两岸秋山夹秋水。

舟中小酌亦不遑,眼底生愁失苍翠。

尖峰已自刺大虚,峰头更立玉浮屠。

好山千只复万只,家里门前一只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1:00

原文展示

《过严州章村放歌》
作者:杨万里

石崖削得瘦到筋,半点也无尘土痕。
正如狻猊走得渴,下赴江水一口吞。
严滩过却乌龙觜,两岸秋山夹秋水。
舟中小酌亦不遑,眼底生愁失苍翠。
尖峰已自刺大虚,峰头更立玉浮屠。
好山千只复万只,家里门前一只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严州章村的自然景色。石崖削得瘦如筋骨,没有一丝尘土的痕迹。就像狻猊(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口渴后急忙下水一口吞下江水。经过严滩时,看到乌龙的嘴尖,两岸秋山和秋水相夹。虽然在船上小酌一杯,但我却无暇顾及,眼底却因失去青翠的森林而生愁。尖尖的山峰已经刺入苍穹,峰顶上更矗立着如玉浮屠般的高塔。好山有千千万万,但我家门前却没有一座。


注释

  • 狻猊: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似狮子,能吞水,象征力量和威严。
  • 乌龙觜:指乌龙的嘴,形象化的描述。
  • 浮屠:指高塔,通常是佛教的佛塔。
  • 苍翠:形容树木和山丘的青绿颜色,象征生机和美好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表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游历严州(今浙江省衢州市)章村期间,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自身生活环境的对比,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过严州章村放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感情。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严州的山水之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开篇以“石崖削得瘦到筋”描绘出石崖的干净与单薄,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精致与坚韧。接着“半点也无尘土痕”,则强化了这份清新,突显出山水的纯净。

诗中提到的狻猊,带有神话色彩,象征着力量与渴望,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渴求和向往。经过严滩,诗人描绘两岸秋山夹秋水的景象,给人以深秋时节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舟中小酌亦不遑,眼底生愁失苍翠。”在享受美酒的同时,诗人却因失去青翠的自然景观而感到忧伤,这种对比深刻地反映出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尖峰已自刺大虚,峰头更立玉浮屠。”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山峰的巍峨与崇高,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最后一句“好山千只复万只,家里门前一只无。”则通过反转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杨万里对山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景色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崖削得瘦到筋:描绘石崖的轮廓清晰而干净,像是削薄了的筋头,体现出自然的力量与美。
  2. 半点也无尘土痕:强调其干净无尘,寓意自然的纯粹。
  3. 正如狻猊走得渴:引入神话中的狻猊,形象化地表达渴望。
  4. 下赴江水一口吞:形象地描绘出狻猊的渴望和行动。
  5. 严滩过却乌龙觜:描绘严滩的独特景象,形成一种画面感。
  6. 两岸秋山夹秋水:展现秋天山水相间的美丽景象。
  7. 舟中小酌亦不遑:在船上小酌的悠闲,却因心情而无法享受。
  8. 眼底生愁失苍翠:因失去青翠的自然而感到忧愁。
  9. 尖峰已自刺大虚:山峰的巍峨直刺天空,表现出自然的壮观。
  10. 峰头更立玉浮屠:描绘峰顶高耸的塔,寓意高洁与崇高。
  11. 好山千只复万只:赞美自然的山脉无数。
  12. 家里门前一只无:与自然的美丽形成对比,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崖比作削薄的筋,形象生动。
  • 夸张:如“尖峰已自刺大虚”,增强了山的巍峨感。
  • 对比: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的美与自身的缺失,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环境单调的失落感,形成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与生活之间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崖:象征坚韧与自然的力量。
  • 狻猊:代表渴望与力量。
  • 秋山秋水:寓意宁静与美丽。
  • 尖峰:象征高远、崇高的理想。
  • 玉浮屠:体现出高洁与神圣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及的“狻猊”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力
    • B. 渴望与力量
    • C. 寂静
    • D. 美丽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舟中小酌亦不遑”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 A. 悠闲自得
    • B. 忧愁烦闷
    • C. 快乐无比
    • D. 热情洋溢

答案

  1. B. 渴望与力量
  2. B. 对生活的无奈
  3. B. 忧愁烦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 《夜泊牛津》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王维:杨万里的山水诗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的山水诗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哲理的思考。两者在艺术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情感表现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词研究》
  • 《山水诗的历史与发展》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 承书言别再寄 和夹谷佥事题钓台十首 其八 拟古五首 赠鹰猎提领刘主簿 挽袁安人徐氏 望夫石二首 其二 摸鱼儿·把心期 竹鸡冢 次山房见寄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悲痛欲绝 金鱼公子 食字旁的字 包含羽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一字兼金 枷杻 当行本色 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胆粗气壮 战无不胜 歺字旁的字 大言欺人 写立 丝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