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7:58
湖上朱桥响画轮,
溶溶春水浸春云,
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
隔花啼鸟唤行人,
日斜归去奈何春。
在湖上的红色桥梁上,画轮的声音轻轻响起,
春水柔柔地浸润着春天的云彩,
碧绿的琉璃般的湖面清澈无尘。
路旁的游丝缠绕着醉酒的旅客,
隔着花儿传来的鸟鸣声在唤叫过路的人,
夕阳西斜,我该如何归去,面对这美好的春天?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春水、鸟鸣等意象,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柔美,反映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成就卓著,尤其以散文和诗词闻名。欧阳修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人性的理解,风格清新自然。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春日,诗人可能在湖边游玩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便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以其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湖上朱桥响画轮”引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湖景,红色的桥梁和轻快的船轮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春天的温暖与生动。
接下来的“溶溶春水浸春云”,将春水与春云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春日气氛,令人感受到春水的温柔和春天的氛围。最后的“日斜归去奈何春”则以一种无奈的情感结尾,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情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感细腻与审美情趣。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诗中提到的“朱桥”是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游丝”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