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9:35
可怜见纤腰新柳。一度春来,一番消瘦。拂面风微,眉儿不展眼儿溜。桃花轻薄,料知道侬心有。客舍别离难,愿更尽灞橘杯酒。去后。望征尘渐远,犹把长条在手。青青一树,将愁绪向谁分剖。怎禁得隔叶黄鹂,掉簧舌也都成偶。问飞絮魂灵,能向梦中来否。
可怜那纤细的柳枝,春天来了一次,却又显得消瘦。轻柔的风拂面而来,眉头无法舒展,眼神也在游离。桃花娇嫩,想必知晓我心中的情意。离别在客舍中格外艰难,希望能再喝一杯灞橘的酒。离开后,望着远方的征尘逐渐消失,手中仍握着长条的思念。那青青的树木,愁绪又能向谁倾诉呢?怎能忍受那隔着树叶的黄鹂,低声啼唱也成了偶然。我想问问那随风飘扬的飞絮,它的灵魂能否在梦中与我相见?
作者介绍:奕绘,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但其诗词作品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擅长抒情诗,风格细腻而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写作于春天,正值离别时节,诗人借用春天的景象表达离愁别绪,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亲情、友情的眷恋与惆怅。
《长亭怨慢》是一首充满愁绪的离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过往的追忆。开篇以“可怜见纤腰新柳”引入,柳树象征着柔美与脆弱,正如诗人对离别的感慨。接着,"一度春来,一番消瘦"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消磨,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却因离愁而显得苍凉。
“客舍别离难,愿更尽灞橘杯酒”展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饮酒的场景更是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而后,诗人目送远方征尘,想象着愁绪无处倾诉,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感。
最后,诗人以“问飞絮魂灵,能向梦中来否”结束,飞絮象征着飘渺的思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和希望再相见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抒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离别所带来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细腻的感受。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纤腰新柳”象征着什么?
诗人的离别情感通过哪种意象得以体现?
“问飞絮魂灵,能向梦中来否”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