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眼儿媚·先来客路足伤悲》

时间: 2025-07-26 20:43:31

诗句

先来客路足伤悲。

那更话别离。

玉骢也解,知人欲去,骧首频嘶。

马蹄动是三千里,後会莫相违。

切须更把,丁香珍重,待我重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43:31

原文展示

《眼儿媚·先来客路足伤悲》
作者:赵长卿 〔宋代〕

先来客路足伤悲。那更话别离。
玉骢也解,知人欲去,骧首频嘶。
马蹄动是三千里,后会莫相违。
切须更把,丁香珍重,待我重期。

白话文翻译

先来的人在路上行走,心中充满了伤感。更何况,又要说再见。那匹玉骢马也明白,知道人要离去,因而频频昂首嘶鸣。马蹄声响起,意味着三千里路,后会时请不要相违。务必要珍重这丁香,等我再次相聚。

注释

  • 眼儿媚:词牌名,也是一种词体。
  • 玉骢:一种名贵的马,象征着高贵与珍惜。
  • :马鸣叫的声音。
  • 三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 丁香:一种花,象征着美好与珍贵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词虽未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马蹄动是三千里”可引申为长途旅途的艰辛,而“丁香珍重”则隐喻着离别时对美好情感的珍惜。这种情感在古典诗词中常见,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重聚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词人,字子明,号长卿,以清新脱俗的词风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尤其在表达离别情感上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赵长卿的游历过程中,可能是在他与友人分别之际,内心充满了对别离的感慨与对再次相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眼儿媚·先来客路足伤悲》是一首情深意切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开头的“先来客路足伤悲”点明了主旨,表明了行者在旅途上因离别而感到的痛苦。接着描绘了玉骢马的反应,生动地表现了人与马之间的默契,甚至连马也能感受到主人即将离去的情绪,体现了词人细腻的观察与深厚的情感。后半部分则转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表达了希望与珍惜的情感。全词在抒情中融入自然景象,构建了一个情感与环境相映衬的画面,表现了离别的痛苦与重聚的盼望,情感深邃而丰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先来客路足伤悲”:抒发离别之情,行者在路上感到悲伤。
    • “那更话别离”:进一步强调再见的痛苦。
    • “玉骢也解,知人欲去,骧首频嘶”:通过马的反应来表现离别的情绪。
    • “马蹄动是三千里”:暗示旅途的遥远。
    • “后会莫相违”:表达对重聚的期望。
    • “切须更把,丁香珍重,待我重期”:强调珍惜情感,期待再聚。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玉骢马赋予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词有较强的对仗工整度,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有力。
  • 主题思想:全词围绕离别与重聚的主题展开,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玉骢:象征高贵和对情感的珍惜。
  • 马蹄:象征旅途的艰辛与离别的无奈。
  • 丁香:象征美好情感的珍贵,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骢”代表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马
    C. 一种鸟
    答案:B

  2. 诗中“马蹄动是三千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远离
    C. 期待
    答案:B

  3. “切须更把,丁香珍重”中的“丁香”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珍贵情感
    C. 友谊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比较赵长卿的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赵长卿更侧重于旅途的遥远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往昔的怀念与失落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

相关查询

胡明府书来道旧花园之游怃然作歌 昭君怨·君王日深宫 长庆庄上胡氏招妓邀余兄弟同赏 石堂山 送唐生上京八韵 袭美登凤皇台有赋八韵 雨花台宴客九韵 咏公庭鹤十韵 晓梦陈晦伯十二韵 岐阳旅舍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棍子打死 片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屠刀 包含钺的词语有哪些 打算 包含暮的词语有哪些 升科 耸入云霄 敷余 曾几何时 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轻重失宜 耽耽逐逐 变色之言 鬯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