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黄充出游三首》

时间: 2025-05-02 19:11:10

诗句

右坊左里远相求,东度南登称意游。

已著连峰妨目极,不应疾雨使心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1:10

原文展示

和黄充出游三首
作者:陈师道〔宋代〕

右坊左里远相求,东度南登称意游。已著连峰妨目极,不应疾雨使心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约出游的情景。两人互相寻找,东向南登,尽情享受旅途的乐趣。尽管远方的连绵山峰遮挡了视线,心情仍不因骤雨而停歇。


注释

  • 右坊左里:指的是方位,表示出游的地方较远,需要相互寻找。
  • 东度南登:意为向东走,向南攀登,描绘了出游的路线。
  • 已著连峰:已然被连绵的山峰所遮挡,形容景色的壮丽。
  • 疾雨使心休:迅速的雨水使心情不再平静,表示旅途中的不快。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写的出游情景与古代文人雅士游山玩水的生活方式相呼应,体现出一种闲适与自然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1100),字仲明,号大隐,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美和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俊逸,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出游之际,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心情。同时,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陈师道的这首《和黄充出游三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出游图景。诗中,作者和友人互相寻找,体现了出游的乐趣和友谊的深厚。前两句“右坊左里远相求,东度南登称意游”,生动地表现了出游的过程,既有方向感,又富有动感,仿佛让读者置身于旅途中。

接下来的两句“已著连峰妨目极,不应疾雨使心休”,则从景色与心情的角度进行描写。连绵的山峰虽遮挡了视线,但却增添了旅途的神秘感;而即便遇到骤雨,心情依旧不受影响,显示出一种豁达与洒脱。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与洒脱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右坊左里远相求:在右侧的坊和左侧的里间,互相寻找,表现了出游的动感和远方的向往。
  2. 东度南登称意游:向东行走,向南攀登,表达出游的路线与乐趣。
  3. 已著连峰妨目极:已经被连绵的山峰所遮挡,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4. 不应疾雨使心休:即便是迅速的雨水也不能使心情停歇,表现出诗人豁达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山峰、雨水等意象交织,表达出自然的美丽与变化,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洒脱的性格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峰: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幽深,代表着旅途中的挑战与美好。
  • 雨水: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无常,暗示着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右坊左里”指的是哪里?

    • A. 近处
    • B. 远方
    • C. 左右方向
    • D. 四面八方
  2. 诗人认为遇到什么天气也不会影响心情?

    • A. 晴天
    • B. 疾雨
    • C. 风雪
    • D. 漫天大雪
  3. 诗中提到的“东度南登”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方向
    • B. 心情
    • C. 风景
    • D. 友人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陈师道的比较:杜甫的诗常常蕴含沉重的社会责任感,而陈师道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两者在主题与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通过以上分析和解读,希望您对陈师道的这首《和黄充出游三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关查询

和魏衍元夜同登黄楼 和魏衍同登快哉亭 和魏衍三日二首 和王子安至日三首 和王明之见寄 和苏公洞庭春色 和沈世卿推官见寄 和秦太虚湖上野步 和蒲左丞有美座上观雪二首 和蒲左丞有美座上观雪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投杼逾墙 回心向善 止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猥地 眷酬 靑字旁的字 民词 立刀旁的字 始结尾的成语 弦歌之声 假传圣旨 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谈空说有 好事多磨 探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