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张永舒太学招同李湘北学士王北山给谏杜子静宫允张南溟比部雅集遁园次韵》

时间: 2025-05-02 02:15:55

诗句

正欲降愁部酒兵,衔杯为爱遁园名。

舌存未许谈时事,心老才知淡物情。

小鸟争来高阁噪,新花还向旧枝生。

滦鱼易酿皆乡味,不羡张翰莼菜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15:55

原文展示:

正欲降愁部酒兵,
衔杯为爱遁园名。
舌存未许谈时事,
心老才知淡物情。
小鸟争来高阁噪,
新花还向旧枝生。
滦鱼易酿皆乡味,不羡张翰莼菜羹。

白话文翻译:

我正想借酒消愁,手中酒杯为了这遁园的美名。
口舌还未允许我谈论时事,心中渐渐明白世事的淡薄。
小鸟争着在高阁上鸣叫,新花依旧向着旧枝开放。
滦河的鱼容易酿成美酒,倒是没羡慕张翰的莼菜羹。

注释:

  • 愁部酒兵:愁苦之时,借酒来解忧的人。
  • 遁园:隐逸、享受自然的地方。
  • 舌存未许:嘴巴虽在,但不便谈论时事。
  • 心老:内心成熟,才明白物质的淡薄。
  • 张翰:古人,以莼菜羹著称,象征美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棻,清代诗人,擅长咏怀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他追求隐逸生活,反映出时人对世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日,诗人召集友人于遁园聚会,借酒抒怀,反映出对世事的淡然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此诗以春日聚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淡然。诗人首先提出欲借酒消愁,显示出生活中的苦闷,但同时又选择在遁园中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舌存未许谈时事,心老才知淡物情”,流露出诗人对时事的无奈与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体现了他愈发成熟的心态。

小鸟的鸣叫和新花的开放描绘了春日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最后一句提到的滦鱼与张翰的莼菜羹,暗示生活中的乡土情怀与美味,诗人更倾向于简单自然的美,而非追求名声与奢华。

整体上,这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自然的意象,使得情感更为丰富,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正欲降愁部酒兵:想借酒来消愁,表明心中的忧愁。
    • 衔杯为爱遁园名:手中酒杯,因喜爱遁园而举杯,突显对友人的情感。
    • 舌存未许谈时事:口中虽有言语,但不便谈论政治、时事。
    • 心老才知淡物情:内心经历了许多,才明白世事的无常与淡薄。
    • 小鸟争来高阁噪:描绘春日的生机,鸟儿争鸣,增添了活力。
    • 新花还向旧枝生:新花在旧枝上绽放,寓意生命的延续。
    • 滦鱼易酿皆乡味:滦河的鱼可以酿成美酒,体现乡土情怀。
    • 不羡张翰莼菜羹:不羡慕名人张翰的美食,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愁苦与酒相联系,生动形象。
    • 拟人:小鸟争鸣,使自然显得生动。
    • 对仗:如“新花还向旧枝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淡然,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遁园:象征隐逸与自然,代表一种生活态度。
  • 小鸟: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新花与旧枝: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循环。
  • 滦鱼:代表乡土情怀,体现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遁园”代表什么? A. 繁华的都市
    B. 隐逸生活的地方
    C. 战斗的地方
    答案:B

  2. 诗人对时事的态度是: A. 关心
    B. 无奈与淡然
    C. 激动
    答案:B

  3. “小鸟争来高阁噪”中的“小鸟”象征什么? A. 忧愁
    B. 生命的活力
    C. 黑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郭棻的这首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心境的宁静。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角度与情感基调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郭棻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清代诗歌的哲学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咏下 猿 答裴弟 杂咏下 西瓜 除夕 病中忆九曲 宏父见招赏梅时范子芬欲行 周尚书挽诗二首 其一 次景裴席上韵 次韵蔡瞻明江楼秋晚二首 其一 余吏部挽诗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在所自处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片字旁的字 高飞远遁 税敛 书眉 拔刀相助 目字旁的字 央渎 不惜工本 龜字旁的字 夜光 人字头的字 大摇大摆 己字旁的字 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