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雪中过小直固山》

时间: 2025-07-26 18:39:04

诗句

上下几千寻,盘旋数十里。

人行向云端,马行在雪里。

不识山径高,惟见寒光起。

长林白满沟,空谷响冻水。

粮夫赑屃来,如蚁转磨齿。

俯惊万丈坑,一堕骇无底。

我方仗舆丁,两肩托生死。

皇天本大慈,兵事会当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8:39:04

原文展示:

上下几千寻,盘旋数十里。 人行向云端,马行在雪里。 不识山径高,惟见寒光起。 长林白满沟,空谷响冻水。 粮夫赑屃来,如蚁转磨齿。 俯惊万丈坑,一堕骇无底。 我方仗舆丁,两肩托生死。 皇天本大慈,兵事会当止。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高耸入云,绵延数十里。 行人仿佛走在云端,马儿却深陷雪中。 我不知道山路有多高,只看到寒光闪烁。 长长的树林在沟壑中被白雪覆盖,空谷中冰冷的水声响起。 挑粮的夫子像龟一样艰难前行,犹如蚂蚁在磨牙。 俯身一看,深渊万丈,似乎一旦坠落就无底。 我依靠着舆丁,两肩承载着生死。 苍天本是宽厚慈悲,战争的事情应该停止。

注释:

  • 赑屃:一种神话中的动物,形似龟,背负重物,象征艰难的行走。
  • 粮夫:挑担运粮的农夫或工人。
  • 舆丁:指的是车夫或挑担的人,古代较为常见的职业。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反映了清代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的现实,尤其是对战争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礼(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诗风朴实,关注社会现实,常以民生为题材。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述风雪中的艰难行走,反映出民众的苦难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风雪中过小直固山》通过描绘一幅风雪交加、艰难前行的图景,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诗中上下的山势与行人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尤其是“人行向云端,马行在雪里”一联,生动地描绘了人和马在严酷自然下的挣扎,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壮。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意象的交错,展现出对生死、对战争的思考。最后一句“皇天本大慈,兵事会当止”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深切反思,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下几千寻,盘旋数十里:形容山的高大与延绵,给人以压迫感。
  • 人行向云端,马行在雪里: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人马的艰难。
  • 不识山径高,惟见寒光起:表达对山高路险的无知,只能看到刺骨的寒光。
  • 长林白满沟,空谷响冻水:描绘了冰雪覆盖的景象,声音的空灵感。
  • 粮夫赑屃来,如蚁转磨齿:用比喻表达粮夫艰难行走的状态。
  • 俯惊万丈坑,一堕骇无底:强调深渊的恐怖,暗示生死的无常。
  • 我方仗舆丁,两肩托生死:突出自身的责任与生死的沉重。
  • 皇天本大慈,兵事会当止: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粮夫赑屃来”,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尤其是对战争的批判与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苦难民生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雪:象征自然的严酷与生命的挑战。
  • :代表险峻的环境与人生的高峰。
  • 粮夫:象征普通百姓与劳动人民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行向云端,马行在雪里”所表达的意象是?

    • A. 人与马的对比
    • B. 山的高大
    • C. 冰雪的美丽
    • D. 旅行的快乐
  2. “皇天本大慈,兵事会当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战争的赞美
    • B. 对和平的渴望
    • C. 对皇帝的信任
    • D. 对生命的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查礼的作品更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反思,而王之涣则在赞美壮丽山河的同时,传达出豪情壮志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论稿》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禅师 并州 褒斜道中 送判官赴京 赠解诗歌人 谢刘相寄天柱茶 新柳 彭门解嘲二首 题逃户 舟中酬杨中丞春早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弃故揽新 壁间蛇影 甘字旁的字 包含多的词语有哪些 知人料事 雷椎 双人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包含听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摇的词语有哪些 衰正 水字旁的字 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史策丹心 谦喜 毋字旁的字 一息奄奄 跅驰之士 支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