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彭门解嘲二首》

时间: 2025-05-02 03:52:05

诗句

呜呜吹角贰师营,落日身闲笑傲行。

尽觉文章尊万事,

却嫌官职剩双旌。

终休未拟降低屈,忽遇还须致太平。

频上水楼谁会我,泗滨浮磬是同声。

伤禽栖后意犹惊,偶向黐竿脱此生。

身外不思簪组事,

耳中唯要管弦声。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

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2:05

原文展示

呜呜吹角贰师营,落日身闲笑傲行。尽觉文章尊万事,却嫌官职剩双旌。终休未拟降低屈,忽遇还须致太平。频上水楼谁会我,泗滨浮磬是同声。伤禽栖后意犹惊,偶向黐竿脱此生。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

白话文翻译

号角声在贰师营中呜呜吹响,我在落日时分悠闲地笑着行走。我总觉得文章尊贵胜过一切,却嫌弃官职只剩下两面旌旗。我始终不打算屈服降低自己的身份,突然遇到事情还是要致力于太平。我频繁登上水楼,有谁能理解我,泗水边的浮磬发出同样的声响。受伤的禽鸟栖息后仍然心有余悸,偶尔从粘竿上逃脱得以重生。我对外界的事情不感兴趣,只喜欢听管弦的声音。沉溺于吟诗可能会妨碍时务,浅尝辄止无法消除宿醉。秦地的客人不要嘲笑我戍守的地方遥远,这里的水风潇洒,正是彭城。

注释

  • 贰师营:指军营。
  • 双旌:指官职的象征。
  • 泗滨浮磬:泗水边的浮磬,比喻志同道合的人。
  • 黐竿:粘竿,用来捕捉鸟类的工具。
  • 簪组事:指官场事务。
  • 宿酲:宿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薛能身处官场,但对官职感到厌倦,更倾向于文学创作和个人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文学的尊崇,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文学的价值,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的尊崇。诗中“尽觉文章尊万事,却嫌官职剩双旌”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重视和对官职的轻视。诗人通过“频上水楼谁会我,泗滨浮磬是同声”来表达自己孤独但又不失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诗人以“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来表达自己对彭城的热爱和对远戍的不以为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独立不羁的性格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呜呜吹角贰师营:描绘军营中的号角声,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
  2. 落日身闲笑傲行:在落日时分,诗人悠闲地行走,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3. 尽觉文章尊万事:诗人认为文章胜过一切,表达了对文学的尊崇。
  4. 却嫌官职剩双旌:对官职感到厌倦,认为官职只剩下象征性的旌旗。
  5. 终休未拟降低屈:诗人不打算屈服,保持自己的尊严。
  6. 忽遇还须致太平:即使遇到困难,也要致力于太平。
  7. 频上水楼谁会我:频繁登上水楼,表达孤独感。
  8. 泗滨浮磬是同声:泗水边的浮磬发出同样的声响,比喻志同道合的人。
  9. 伤禽栖后意犹惊:受伤的禽鸟栖息后仍然心有余悸,比喻诗人内心的不安。
  10. 偶向黐竿脱此生:偶尔从粘竿上逃脱,比喻诗人逃离困境。
  11. 身外不思簪组事:对外界的事情不感兴趣,指官场事务。
  12. 耳中唯要管弦声:只喜欢听管弦的声音,表达对音乐的热爱。
  13. 耽吟乍可妨时务:沉溺于吟诗可能会妨碍时务,表达对文学的沉迷。
  14. 浅饮无因致宿酲:浅尝辄止无法消除宿醉,比喻对官场的不满。
  15. 秦客莫嘲瓜戍远:秦地的客人不要嘲笑我戍守的地方遥远,表达对彭城的热爱。
  16. 水风潇洒是彭城:彭城的水风潇洒,表达对彭城的赞美。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官场与文学的价值,突出诗人对文学的尊崇。
  • 比喻:使用“泗滨浮磬”比喻志同道合的人,使用“黐竿”比喻困境。
  • 拟人:“落日身闲笑傲行”中的“笑傲”赋予了落日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的尊崇,以及对官场的厌倦。诗人通过对比官场与文学的价值,强调了文学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贰师营:军营,象征官场。
  • 落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孤独。
  • 文章:象征文学和知识。
  • 双旌:象征官职。
  • 水楼:象征孤独和思考。
  • 泗滨浮磬:象征志同道合的人。
  • 伤禽:象征内心的不安和困境。
  • 黐竿:象征困境和束缚。
  • 管弦声:象征音乐和艺术。
  • 宿酲:象征官场的不满和宿醉。
  • 彭城:象征自由和潇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尽觉文章尊万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尊崇? A. 官职 B. 文学 C. 音乐 D. 艺术

  2. “泗滨浮磬是同声”中的“泗滨浮磬”比喻什么? A. 孤独 B. 志同道合的人 C. 困境 D. 自由

  3. 诗中“秦客莫嘲瓜戍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官场的不满 B. 对彭城的热爱 C. 对文学的尊崇 D. 对自由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薛能《彭门解嘲二首》: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夏云峰(丙寅六月为筠翁寿) 夏云峰 夏云峰·守株林 夏云峰二首 其二 夏云峰二首 其一 夏云峰 夏云峰·昨日看花花正好 夏云峰·琼结苞 夏云峰·和晦窗先生 夏云峰 和六禾宝云道中日光浴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穷急 三撇旁的字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鬼号 救暍 闷闷不乐 糸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红愁绿惨 鱼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认妄为真 才不半古,功已倍之 包含明的词语有哪些 窝线 日累月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