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9:19
原文展示:
谢刘相寄天柱茶 薛能 〔唐代〕 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 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 惜恐被分缘利市,尽应难觅为供堂。 粗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刘相寄来的天柱茶的感激之情。诗中,“两串春团敌夜光”形容茶叶如同春日里的团子,光彩夺目,足以与夜光相比。“名题天柱印维扬”指茶叶的名声如同天柱山一样高耸,印记着扬州的繁华。“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用神话故事中的曼倩和嫦娥来比喻,表达了对普通食物和药物的不满,暗示天柱茶的独特美味。“惜恐被分缘利市,尽应难觅为供堂”担心茶叶因商业利益而被分散,难以找到供奉于堂上的好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粗俗官场的厌倦,庆幸有诗情可以品尝这珍贵的茶叶。
注释:
诗词背景:
薛能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薛能对友人刘相寄来的天柱茶的感谢之作。天柱茶是唐代名茶,产自天柱山,因其品质优良而闻名。诗中通过对茶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天柱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将茶叶比作春团和夜光,用曼倩和嫦娥来比喻普通食物和药物,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诗人通过对茶叶的描述,表达了对粗俗官场的厌倦和对诗意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天柱茶的赞美,诗人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粗俗官场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茶叶的描述,传达了对诗意生活的渴望和对高雅文化的推崇。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两串春团敌夜光”中的“春团”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茶叶 C. 春天的果实 D. 春天的食物
诗中“名题天柱印维扬”中的“天柱”指的是什么? A. 茶叶的产地 B. 茶叶的品种 C. 茶叶的形状 D. 茶叶的颜色
诗中“偷嫌曼倩桃无味”中的“曼倩”指的是谁? A. 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 B. 唐代诗人李白 C. 唐代文学家杜甫 D. 唐代文学家王维
诗中“捣觉嫦娥药不香”中的“嫦娥”指的是什么? A. 月宫仙女 B. 普通药物 C. 普通食物 D. 茶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