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3:45
绛都春 咏盆梅,寄示道之、翼之
作者: 何振岱 〔清代〕
摇灯屏曲。袅一缕诗魂,和香来去。
玉立癯身,寄托盆中无多土。
掬泉漫入铜壶供,展病干依然苍古。
记锄明月,种成偏远,故园双树。
重数。芳寻踪迹,疏篁外冉冉绿鬟欹雾。
晓梦斜街,旧日春寒怎生赋。
深卮隔雪炉边句。问何似瘦驴溪路。
淡然吟对黄昏,横琴无语。
在灯光摇曳的屏风前,轻柔的诗意如香气般飘散而来。
亭亭玉立的梅树,瘦弱的身姿,寄托于盆中那不多的泥土。
我用泉水漫洒在铜壶里供奉,病态的枝干仍显苍老。
曾记得在明月下锄草,种下的梅树偏远孤独,故乡的双树。
细细数来,芳香的足迹,在稀疏的竹林外轻轻摇曳。
清晨的梦中,斜街上旧日的春寒,如何再赋新词。
深杯隔着雪炉边的诗句,问它何似瘦驴那条溪路。
淡然吟唱对着黄昏,琴声无语,悠然自得。
何振岱,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多反映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观察,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绛都春》创作于何振岱对梅花的欣赏之际,可能是在春季时节,梅花正值盛开,诗人借此表达对梅花的热爱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绛都春》通过对盆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灯光摇曳,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诗魂随香气而去,暗示着诗人对创作灵感的渴望。接着,梅树的“玉立癯身”,不仅描绘了梅树的优美形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脆弱。诗中提到的“故园双树”,更是引发了对故乡的怀念,乡情由此而生。
全诗的情感在不同意象的交织中渗透,诸如“晓梦斜街”的描写,透出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淡然吟对黄昏”的态度则表现出一种平和的生活哲学。诗人在对梅花的咏叹中,展现了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传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淡然与接受。
诗歌通过对盆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怀,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玉立癯身”指的是哪个意象?
A. 铜壶
B. 梅树
C. 竹林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A. 失望
B. 怀念
C. 忘却
诗中“淡然吟对黄昏”的态度体现了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生命的接受
C. 对未来的期待
可对比何振岱的《绛都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何振岱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表现出更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现实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