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22:16
偶题
作者: 张祜 〔唐代〕
古来名下岂虚为,李白颠狂自称时。
唯恨世间无贺老,谪仙长在没人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诗人李白的敬仰与惋惜。古往今来的名声难道是虚假的?李白在盛世时自称颠狂。可惜世上没有贺知章这样的老前辈,李白的“谪仙”之名却无人知晓。
张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少有记载,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描绘人生感悟和对古代诗人的景仰。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盛世,但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对先贤的敬仰与对当代的失望。他通过对李白的追忆,表达了对杰出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张祜的《偶题》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展现了对李白的钦佩与对当下环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名下岂虚为”开头,表明张祜对于古今名声的思考,暗示李白的诗才并非虚妄。接下来提到李白的“颠狂”,即其个性和风格,表现出对李白桀骜不驯、追求自由的赞美。然而,诗人的情感在“唯恨世间无贺老”一句中达到高潮,表达了对贺知章的怀念与对李白未能得到应有认可的惋惜。最后一句“谪仙长在没人知”,则是对李白不被重视的哀叹,突显出诗人对当时社会对才华的冷漠和对真才实学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张祜作为诗人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此外,诗中的“颠狂”与“谪仙”的对比,使得诗的意象更加丰富,既表达人格的独特,又反映出时代的无情。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伟大诗人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代社会对才华的忽视的失落感。作者借李白的形象,反思了个人的处境与社会的冷漠,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偶题》的作者是谁?
“谪仙”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贺知章是?
将《偶题》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前者表达对李白的惋惜与敬仰,后者则展示李白对生活的豪放与洒脱。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异,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