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29
掷饵求鱼计亦难,长鲸摇曳海波宽。
狂风有待三秋起,健翮须教万里抟。
直以逸民朝圣主,不随计吏上春官。
庖刀休用援尸祝,巾笥宁封贡禹冠。
全诗翻译:
投饵钓鱼的策略也是难以施行,像长鲸一样在广阔的海波中摇曳。
狂风还需等到三秋时节才会兴起,强健的翅膀必须教会它飞向万里高空。
只要让那些隐逸之人朝拜圣主,不必随从那些计较的小吏去做春官。
厨房的刀具休要用来助祭,巾笥可以宁静地封存贡品与禹的冠冕。
作者介绍:
李朴,宋代诗人,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反感,表达了希望无为而治的思想。
李朴在《次韵玉岩应诏 其二》中,通过独特的比喻和意象,将钓鱼与治国、隐士与官吏的关系紧密结合,展现出他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观察。诗的开头以“掷饵求鱼计亦难”引入,富有哲理,使得读者意识到人生如同钓鱼,需谨慎应对。接下来的“长鲸摇曳海波宽”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理想。
在“狂风有待三秋起”中,诗人表达了对时机的尊重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强调一切事物都需时机成熟才能成就。接下来的“健翮须教万里抟”则暗示了潜力的释放,呼唤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诗人通过“逸民朝圣主”的比喻,表达了理想和现实的碰撞,隐士的追求与官吏的世俗生活形成对比,显示了对当时社会体制的不满。而“庖刀休用援尸祝”则更是强调了对无谓牺牲的反感,展现出李朴对人生命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由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官场与世俗的反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开头提到“掷饵求鱼”,这个比喻主要表达了什么?
在诗中,李朴用“健翮须教万里抟”来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李朴的《次韵玉岩应诏 其二》同样描绘了社会动荡下的个人理想。杜甫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而李朴则更多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反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视角与价值取向。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朴的《次韵玉岩应诏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