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乞巧》

时间: 2025-05-10 06:01:05

诗句

处处香筵拂绮罗,为传神女渡天河。

休嫌天上佳期少,已恨人间巧态多。

齰舌自应工妩媚,方心谁更苦镌磨。

独收至拙为吾事,笑指双针一缕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1:05

原文展示:

乞巧
作者: 李朴 〔宋代〕

处处香筵拂绮罗,
为传神女渡天河。
休嫌天上佳期少,
已恨人间巧态多。
齰舌自应工妩媚,
方心谁更苦镌磨。
独收至拙为吾事,
笑指双针一缕过。

白话文翻译:

到处是香气四溢的筵席,轻拂着华美的绮罗,为了传说中的仙女渡过天河。
不要嫌弃天上相会的良辰美景太少,
我已经在世间感到对巧妙手段的怨恨。
舌尖的灵巧自应是工整妩媚的,
可是心中又有谁更苦于这雕刻的磨难?
我独自收获那最为拙劣的技艺,
笑着指着那双针轻轻一缕而过。

注释:

  • 乞巧: 指七夕节乞求巧技的习俗。
  • 香筵: 香气四溢的宴席。
  • 绮罗: 华美的丝绸织物。
  • 神女: 传说中的天河仙女,指织女。
  • 佳期: 美好的相会时刻。
  • 巧态: 巧妙的手法或技艺。
  • 齰舌: 指舌头灵巧,形容口才好。
  • 镌磨: 雕刻与打磨,形容技艺的精细和艰辛。
  • 至拙: 最拙劣的技艺。
  • 双针: 比喻巧妙的针法,指针线活。

典故解析:

  • 牛郎织女: 诗中提到的“神女”即是织女,她与牛郎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象征着爱情的坚贞与美好。
  • 七夕: 中国传统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情侣们在这一天会祈求爱情和巧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朴,宋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但其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见称,常涉及爱情和人生的哲理。

创作背景:
《乞巧》写于七夕节之际,表达了对爱情和技巧的渴求,以及对世间繁华与巧妙手法的反思。诗作通过对比天上与人间的美好,反映了诗人对人间情感的复杂态度。

诗歌鉴赏:

《乞巧》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李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情景,同时传达出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首先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场景:香气四溢的筵席和华美的绮罗,象征着人间美好与欢愉。接着,诗人引入了神女渡天河的传说,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却又对人间的巧妙手段产生了怨恨,揭示了在追求完美与技巧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内心苦痛。

诗中对“至拙”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真实、纯粹情感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于世俗巧妙与虚华的反思。最后一句“笑指双针一缕过”则以轻松的语气,带出一种洒脱与自嘲,显示出诗人对自身追求的理解与接受。整首诗在柔美的意象与深邃的思想之间游走,展现了李朴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处处香筵拂绮罗: 描绘了当时的节日氛围,香气四溢的宴席,华美的绸缎,象征着欢乐与美好。
    2. 为传神女渡天河: 引入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强调人们对爱情的向往。
    3. 休嫌天上佳期少: 劝诫人们不要嫌弃天上相会的机会太少,暗含对人间爱情的珍惜。
    4. 已恨人间巧态多: 表达了对人间巧妙虚华的厌倦与反思。
    5. 齰舌自应工妩媚: 直言舌尖灵巧的人往往擅长表达,突显了口才的重要性。
    6. 方心谁更苦镌磨: 质疑在追求技巧的过程中,内心的苦楚与挣扎。
    7. 独收至拙为吾事: 反映了对拙劣技艺的珍视,表达了对真实情感的追求。
    8. 笑指双针一缕过: 最后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示了对技艺的理解与接受。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香筵拂绮罗”和“传神女渡天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双针一缕过”比喻技艺的高超与精妙,展现了诗人的巧思。
    • 拟人: 将“巧态”拟人化,表达了对虚华的厌倦。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七夕节的描绘,探讨了爱情、技巧与人间复杂情感的主题,揭示了对真实与纯粹情感的追求与反思。

意象分析:

  • 香筵: 象征欢乐与团聚,体现节日的氛围。
  • 绮罗: 代表美丽与华贵,加深了对爱情理想的渴望。
  • 神女: 织女的形象象征着理想的爱情与美好的相聚。
  • 双针: 象征技巧与能力,同时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神女”指的是哪位传说中的人物?
    a) 仙子
    b) 织女
    c) 嫦娥

  2. 诗人对人间巧态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赞美
    b) 厌倦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七夕”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名利的向往

答案:

  1. b) 织女
  2. b) 厌倦
  3. a) 对爱情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鹊桥仙·纤云弄巧》 - 秦观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诗词对比:

  • 秦观的《鹊桥仙》同样描写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而李朴的《乞巧》则更关注于对技巧的反思与对人间复杂情感的探讨。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传统文化与节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咏春兰 南乡子 乡思 南乡子 南乡子(十二首·西南乃产药之地,因此故为名) 南乡子 张彦通寿 南乡子 春闺 南乡子 过王景逸溪居 南乡子 寄四儿邵武 南乡子 南乡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行 应开头的成语 别有心肝 閠字旁的字 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化腐为奇 甘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稗官野史 壮开头的成语 舌敝唇焦 出展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掌行 疋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消瘠 见贤不隐 冲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