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13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张祜
八十空门子,深山土木骸。
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
道性终能遣,人情少不乖。
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
洗钵前临水,窥门外有柴。
朗吟挥竹拂,高楫曳芒鞋。
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
种花忻土润,拨石虑沙埋。
旧往师招隐,初临我咏怀。
何当缘兴玩,更为表新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龄的僧人生活在幽静的山中,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穿着简单的袈裟,饮食清淡,专心修道。尽管人情纷扰,但他依然能超然物外,安然自得。在他居住的庙院上,有着藤蔓和花草,环境宁静而优美。他在水边洗碗,偶尔瞥见门外的柴禾,心中自有一番感慨。吟诵时,竹子轻拂,脚下的芒鞋摇曳,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还描绘了春笋从泥土中冒出,泉水从崖下飞流而下,生机勃勃,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作者在此表达了对师长的怀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感悟。
作者介绍:张祜(约766年-842年),字仁甫,唐代诗人,晚唐时期崭露头角,擅长五言古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张祜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时,灵隐寺作为一个著名的禅宗寺院,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诗中对高僧的描绘不仅是对人物的赞美,也是对那种清净、超然生活的渴望。
张祜的《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是一首极具禅意的诗作,通过对高龄僧人生活状态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以“八十空门子”引入,立即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宁静、淡泊的基调,展现出僧人的生活境界。
诗的中段通过“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描绘了环境的幽静和优美,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最后几句则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透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示出隐士的生活,更引发人们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体现出唐代诗歌的深邃与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出对清净、超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描写了僧人的饮食习惯?
A. 樔枸居上院
B. 单食老长斋
C. 迸笋斜穿坞
D. 洗钵前临水
诗中提到的“空门”指的是什么?
A. 世俗的生活
B. 出家修行的生活
C. 田园生活
D. 商业活动
诗歌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上述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的诗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