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4:31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
宋之问 〔唐代〕
羽客笙歌此地违,
离筵数处白云飞。
蓬莱阙下长相忆,
桐柏山头去不归。
这位羽衣仙人欢歌笑语的地方与我相隔甚远,
在离别的宴席上,几次相聚,却像白云一样随风飘散。
在蓬莱仙境的宫阙下,我常常思念你,
而你在桐柏山头,是否再也无法归来?
作者介绍:宋之问(649年-713年),唐代诗人,以其山水诗和边塞诗著称。其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道教文化兴盛之时,许多文人倾心于隐逸生活,追求超脱的境界。诗人以送别友人司马道士为题,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道教理想的向往。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友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的深切思念与惜别之情。开篇的“羽客笙歌此地违”,直接引入了道士的身份,展现他轻松飘逸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与诗人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离筵数处白云飞”,犹如离别的宴席仿佛白云一样易逝,给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感觉。随后,诗人提到的“蓬莱阙下长相忆”,不仅表达了对道士的思念,更隐含了对理想境地的追求与向往。最后一句“桐柏山头去不归”,则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感慨,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法再聚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渗透出深厚的情感,展现出道教文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羽客”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