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松风》

时间: 2025-04-30 03:44:21

诗句

半岭松风破睡时,起看山月倚筇枝;纵横满地髯龙影,尽是当年手自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4:21

原文展示:

半岭松风破睡时,
起看山月倚筇枝。
纵横满地髯龙影,
尽是当年手自移。

白话文翻译:

半山岭上的松风吹醒了我的沉睡,我起身来看那山月,正倚在手中的竹杖上。满地的松影就像是纵横交错的龙须,都是我当年亲手栽种的结果。

注释: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常用于描绘自然环境的清幽。
  • 破睡时:指风声吹醒了沉睡的人。
  • 倚筇枝:筇枝即竹杖,诗人借它来支撑自己观看月亮。
  • 髯龙影:形容松树的影子,像是龙须一样,形象生动。
  • 手自移:自己亲手栽种,表达对松树的深厚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政治和军事,文风豪放,常以爱国情怀贯穿诗作。

创作背景:陆游在南宋时期身处战乱,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此诗写于晚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诗歌鉴赏:

《松风》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松风破睡”意在描绘清晨的松风,带来了宁静的气息,令人从梦中醒来,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唤。接着,诗人站起身来,举目望月,月光洒在他的竹杖上,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这里不仅有视觉的描写,还有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心境。

而“满地髯龙影”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松树的影子在晨光中的舞动,似乎在追溯诗人曾经亲手栽种的记忆。诗的最后一句“尽是当年手自移”彰显了诗人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豪和对岁月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过往岁月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半岭松风破睡时”:松树间的风声吹醒了我,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
    2. “起看山月倚筇枝”:我起身看山上的明月,月光照在手中的竹杖上,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互动。
    3. “纵横满地髯龙影”:松树的影子在地上纵横交错,形象如龙须,表现出自然的生动与灵动。
    4. “尽是当年手自移”:这些影子都是我当年亲手栽种的,表达了对自己劳动的自豪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影子比作“髯龙影”,生动形象。
    • 拟人:松风似乎在呼唤,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体现了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 松风:象征自然的宁静和清新,体现诗人的闲适心境。
  • 山月:象征明亮和希望,寄托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髯龙影:象征生命的延续与人类劳动的成果,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松风破睡”指的是: A. 松风使人清醒
    B. 松树被风吹倒
    C. 松树静静生长
    D. 松风带来梦境

  2. “倚筇枝”中的“筇枝”指的是: A. 竹子
    B. 松树
    C. 柳树
    D. 枫树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松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鹿柴》更多强调了宁静的氛围,而《松风》则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回忆。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流派与风格》

相关查询

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 答豆卢次方 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同字) 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 兵马曹季良宅夜集 南池杂咏五首。溪云 送至洪沙弥赴上元受戒(上元江中蔡州有梁戒 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 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关大局 夸妍斗艳 包含剪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促促刺刺 广字头的字 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隹字旁的字 不抵事 异制 北开头的成语 軆貭 教父 一指 目眩心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