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26
《杜敬叔寓僧舍开轩松下以虚濑名之来求诗》
作者:陆游
君不见洛阳八节滩,未至一舍闻惊湍。
生绡六幅谁所画?入眼能令三伏寒。
又不见桐庐七里濑,溅雪跳珠舞澎湃。
羊裘老子去千年,绝世孤风凛如在。
杜陵之孙今胜流,飘然不必事远游。
结茆古寺听松吹,坐擅洛水桐江秋。
放翁百念俱已矣,独有好奇心未死。
约君少待秋月明,抱琴来宿写滩声。
你难道没有见过洛阳的八节滩吗?
未到一处就听见那惊涛骇浪的声音。
那生绡上画的六幅画是谁的作品?
入眼看了能让人感到三伏的寒意。
又难道没有见过桐庐的七里濑吗?
浪花溅起如雪,珠子般跃动,澎湃如舞。
老子披着羊裘去世已经千年,
那绝世的孤风依然凛然如故。
杜陵之孙如今胜过往者,
飘然自在,无需远游。
我在古寺结庐,听松风吹拂,
坐享洛水与桐江的秋色。
放翁的百般思绪早已了无痕迹,
唯有那好奇心尚未消逝。
约你稍待秋月明亮时,
抱着琴来宿下,写下那滩声。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其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深切关心国家和民生。陆游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忧国忧民为主题,作品广泛流传。
该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描绘的水滩景色,既是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愿望。
《杜敬叔寓僧舍开轩松下以虚濑名之来求诗》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洛阳和桐庐的水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水滩的奔腾与雪花般的浪花,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动感的画面。诗的前半部分以“君不见”引入,增强了叙述的代入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之中。
接下来的几句中,陆游通过对比“生绡六幅”与“羊裘老子”,不仅展示了他的艺术素养,也隐含了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感慨。尤其是“杜陵之孙今胜流”,展现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自信和对现实的思考,尽管已经年迈,但他依然追求精神的自由与乐趣。
最后几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邀请,想要在秋月明亮的夜晚一起吟诗作乐,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人际的温情。这种期盼不仅反映了陆游对生活的热爱,也传达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全诗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在自然美的映衬下,诗人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洛阳八节滩”代表什么?
“杜陵之孙”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好奇心未死”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答案:
与王维《山居秋暝》的对比,陆游的诗更具动态感,充满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期待。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静谧与内心的平和,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