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46
《遐方怨》
作者: 奕绘 〔清代〕
西陵道,易水涯。古城余坏壁,秋麦忍僵茅。
团团初日吐金华,高高峰顶生紫霞。
北风冷,夕吸斜。路上无闲汉,山边得酒家。
行人犹自逐归鸦,归鸦栖遍枯树杈。
这首诗描绘的是西陵道和易水边的景象。古老的城墙已经残破,秋天的麦田显得萧瑟,茅草也忍耐着寒冷。初升的太阳散发着金色的光辉,高高的山顶上飘荡着紫色的云霞。北风凛冽,夕阳斜照,路上行人稀少,山边却有一家酒家。行人依然追逐着归家的乌鸦,乌鸦在光秃的树枝上栖息。
作者介绍: 奕绘,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词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状态,风格多样,尤其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时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们的行踪,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归属的渴望。
《遐方怨》是一首展现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的诗作。诗歌开篇即以“西陵道,易水涯”引入,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接着描绘了古城的残破和秋天的萧瑟,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的“团团初日吐金华”与“高高峰顶生紫霞”则为全诗增添了一丝光明的色彩,似乎在暗示希望的存在。
北风的寒冷和夕阳的斜照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情与人心的孤寂。诗人通过“路上无闲汉,山边得酒家”这句,巧妙地对比了行人的稀少与酒家的温暖,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对归属的思考。
最后,通过“行人犹自逐归鸦,归鸦栖遍枯树杈”,诗人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归宿的追寻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深刻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日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归属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描述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自然景象
B. 战争
C. 人际关系
D. 城市生活
诗中提到的“归鸦”象征什么?
A. 战争的结束
B. 对家的思念
C. 自然的力量
D. 友情的回归
诗中的“夕吸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明亮的白天
B. 夕阳西下的宁静
C. 凄凉的雨夜
D. 热闹的城市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