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58:42
片月挂高岭,我行至其巅。
举手欲搅撷,恐惊乘鸾仙。
菲菲桂香动,肃肃露脚寒。
北斗已到地,南斗犹阑干。
但闻浮黎音,来从始青天。
大星与之俱,晓色明旗旛。
素烟渺陆海,中有人所寰。
想见地上友,启明膏火煎。
星落玉宇白,日生绮霞丹。
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月亮悬挂在高山之巅,我走到了山顶。
我举手想要摘取它,生怕惊扰了乘坐仙鹤的神仙。
淡淡的桂花香气飘荡,清晨的露水让人感到寒冷。
北斗星已经落到地平线,南斗星仍然在天边隐隐可见。
耳边只听到黎明的钟声,仿佛是从初升的青天传来。
大星与晨光一同升起,晨曦照亮了旗帜和帆船。
淡淡的烟雾弥漫在陆地和海洋之间,仿佛有人的活动范围。
我想起在地上的朋友,点燃明亮的火堆煮水。
星星从玉宇中坠落,太阳则在绚丽的云霞中升起。
冰轮尚未离去,我们彼此凝视,依旧团团围绕。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孝纯,号涧田,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高山之巅,表达了夜晚至清晨时分的独特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残夜至峰顶上》是一首描绘登高远眺时光景与情感交融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高山之巅所感受到的自然美与内心情感的交织。首联“片月挂高岭,我行至其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场景,月光洒落在高山上,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接下来的“举手欲搅撷,恐惊乘鸾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生怕打扰到那遥不可及的仙境。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描绘了晨曦初现的景象,“北斗已到地,南斗犹阑干”,星星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但闻浮黎音,来从始青天”则将时间从夜晚拉回到了黎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几句,通过对星星、太阳和友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斗”和“南斗”分别指什么?
“我行至其巅”中的“其”指代什么?
诗中“菲菲桂香动”中的“菲菲”形容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