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

时间: 2025-05-06 01:00:00

诗句

天台一万八千丈,莲华峰在诸峰上。

峰前结屋屋打头,独有幽人自来往。

湖海云游二十春,归来还作住庵人。

漫山苦荬食不尽,绕屋长松为四邻。

丹诀三千满云笈,往来且喜无交涉。

清晨石上一炉香,此时天地皆欣合。

我衰无力供樵苏,尚能相伴煖团蒲。

但愿瘦筇缘未断,会把莲峰分一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0:00

原文展示

天台一万八千丈,莲华峰在诸峰上。
峰前结屋屋打头,独有幽人自来往。
湖海云游二十春,归来还作住庵人。
漫山苦荬食不尽,绕屋长松为四邻。
丹诀三千满云笈,往来且喜无交涉。
清晨石上一炉香,此时天地皆欣合。
我衰无力供樵苏,尚能相伴煖团蒲。
但愿瘦筇缘未断,会把莲峰分一半。

白话文翻译

天台山高达一万八千丈,莲华峰矗立在众多山峰之上。
在峰前建了一座小屋,只有幽静的人来来往往。
在湖海之间游历了二十个春秋,归来后仍然是这里的庵中人。
漫山遍野的苦荬吃不完,周围长松树木为邻居。
三千条丹诀满载在云笈中,来往的人乐于与世无争。
清晨,在石上点燃一炉香,此时天地间都显得和谐。
我年老无力砍柴,却仍能陪伴温暖的蒲团。
但愿我手中的瘦筇不会断,能将莲峰的一半分享给你。

注释

  • 天台: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道教名山。
  • 莲华峰:天台山的一座著名山峰。
  • 幽人:隐士,指过着隐居生活的人。
  • 苦荬:一种野菜,寓意生活的简朴。
  • 丹诀:道教修炼的法诀。
  • 云笈:云中所藏的书籍,形容知识丰富。
  • 樵苏:指砍柴和休息,体现隐居生活。
  • :蒲团,供坐卧之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叔华,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生于浙江,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隐逸生活,情感真挚而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范成大隐居于莲华峰庵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淡泊。

诗歌鉴赏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描绘了天台山的雄伟、莲华峰的高耸以及隐士的宁静生活。范成大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山水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作者用“天台一万八千丈”夸张地描绘了山的高耸,显示出自然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在描写隐士的生活时,诗人使用了“独有幽人自来往”来体现隐者的孤独与自由,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诗中提到的“漫山苦荬食不尽”,反映出隐者的简朴与自足,而“长松为四邻”则突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后面几句则展现了隐士的内心世界,追求无争的生活,体现出道教的哲学思想。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切,描绘出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台一万八千丈:夸张地表现天台山的高耸,象征伟大与神秘。
  2. 莲华峰在诸峰上:突显莲华峰的独特地位,暗示其重要性。
  3. 峰前结屋屋打头:描绘隐者的住所,表现出隐逸的生活方式。
  4. 独有幽人自来往:强调隐者的孤独与自由,暗示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5. 湖海云游二十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6. 归来还作住庵人:反映出作者的归属感与安宁。
  7. 漫山苦荬食不尽:展现隐者的简朴生活方式。
  8. 绕屋长松为四邻:强调自然环境的友好与宁静。
  9. 丹诀三千满云笈:象征知识的丰富与深厚。
  10. 往来且喜无交涉:表达了隐者对人际关系的淡漠。
  11. 清晨石上一炉香:描绘宁静的清晨,体现出内心的和谐。
  12. 此时天地皆欣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13. 我衰无力供樵苏:反映了作者对年老体衰的无奈。
  14. 尚能相伴煖团蒲:暗示尽管年老,仍渴望与自然为伴。
  15. 但愿瘦筇缘未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坚持。
  16. 会把莲峰分一半:象征着对自然的分享与珍惜。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一万八千丈”,突出天台山的巍峨。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隐者的生活比作与自然和谐共处,展现出理想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台山:象征着高远与神秘。
  • 莲华峰:代表理想与静谧的生活。
  • 幽人:隐士,象征孤独与自由。
  • 苦荬: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丹诀:代表深厚的道教文化与哲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台山的高度被描述为:
    A. 一万八千丈
    B. 一千丈
    C. 五百丈
    D. 两万丈

  2. 诗中提到的隐士的生活方式主要是:
    A. 奢华
    B. 简朴
    C. 忙碌
    D. 富裕

  3. “丹诀三千满云笈”中的“丹诀”指的是什么?
    A. 烹饪秘籍
    B. 道教修炼法诀
    C. 文学作品
    D. 音乐曲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鹿柴》:王维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但主题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
  • 《鹿柴》:描绘了山水的清幽,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博的词语有哪些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东征西怨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庞眉鹤发 拍打 己字旁的字 乌头白马生角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火惹惹 火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羽氅 言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闽中十子 京油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