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8:34
不特山盘水亦回,溪山信美暇徘徊。
行人自趁斜阳急,关得归鸦更苦催。
这不仅是山水的环绕回转,溪流和山峦之间的美景让我流连忘返。
行人急匆匆地追赶着斜阳,关外的归鸦更是催促着他回家。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晚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真情实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杨万里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思考,风格独具一格。
《过下梅》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时候。此时,诗人行走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人们的匆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过下梅》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人世匆忙的思考。诗的开篇通过“不特山盘水亦回”的描述,展现出山水环绕的壮丽景象,给人一种恍若置身于画卷中的感觉。接下来的“溪山信美暇徘徊”,则将读者带入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中,流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陶醉与向往。
然而,随着“行人自趁斜阳急”,诗人将视角转向人,强调了人在自然美景中仍然急于赶路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悠闲的自然与匆忙的人生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关得归鸦更苦催”一句,再次加深了这一冲突,归鸦的啼鸣仿佛在催促行人回家,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压力与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悠闲与匆忙之间的辩证关系,令人深思。杨万里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让人感受到那种在美丽与匆忙中反思人生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自然美与人世匆忙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人世生活压力的感慨。
诗中“行人自趁斜阳急”意指什么?
“溪山信美暇徘徊”中的“信美”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