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1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12:06
六么令
晏几道
日高春睡,唤起懒装束。
年年落花时候,惯得娇眠足。
学唱宫梅便好,更暖银笙逐。
黛蛾低绿。
堪教人恨,却似江南旧时曲。
常记东楼夜雪,翠幕遮红烛。
还是芳酒杯中,一醉光阴促。
曾笑阳台梦短,无计怜香玉。
此欢难续。
乞求歌罢,借取归云画堂宿。
阳光正好,春日的午睡令人懒惰地不愿起床。
每年花落的时节,总是习惯了娇软的睡眠。
如果能学唱宫梅曲调就好了,那样更能温暖心情,伴随银笙的悠扬。
那低眉的黛蛾,宛如轻柔的绿影。
这真叫人心生怨恨,仿佛是江南过去的老歌曲。
常常记得东楼的夜雪,翠帘遮住红烛的光辉。
依然是在芳香的酒杯中,醉倒在光阴的流逝里。
曾经笑谈阳台的梦是那么短暂,而无计可怜香玉。
这欢宴实在难以继续。
请求歌声停止,希望能够借云归去画堂宿歇。
作者介绍:晏几道(987年-1059年),字善长,号存斋,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而著称,作品多描写风花雪月,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在宋代,春天是诗人们常常用来表达情感的季节,春日的慵懒和美丽的景象引发了诗人的多种感慨和回忆。
《六么令》是一首描绘春日慵懒心境的词作,晏几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氛围与情感。开篇以“日高春睡”引入,描绘了慵懒的午后时光,这种状态是春天的特征,给人以放松和享受的感觉。随着词句的发展,诗人回忆起往昔的快乐时光,尤其是对那些旧日曲调的怀念,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惋惜。
词中提到的“东楼夜雪”,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缅怀。最后的“乞求歌罢,借取归云画堂宿”则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以及渴望逃避现实的情感。整首词在悠扬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短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例如“黛蛾低绿”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春日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短暂幸福的无奈与惋惜。
诗词测试:
《六么令》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东楼夜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乞求歌罢”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