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37
题郑拾遗草堂
借地结茅栋,横竹挂朝衣。
秋园雨中绿,幽居尘事违。
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
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秋雨中的草堂,作者借用这片土地搭建了茅屋,横竖的竹子上挂着早晨的衣服。在秋天的园子里,雨水滋润着绿色的植物,隐居生活使得尘世的烦恼与我无关。阴暗的井边,傍晚的虫声喧闹,高大的树林里霜冻后果实稀少。这里有一种悠然自得的白云意境,我构思着这个岩石门扉的景象。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少有名声,以诗歌见长。韦应物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韦应物隐居的生活中,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扰的逃避,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开篇的“借地结茅栋”,让人感受到一种随意而自然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诉我们,隐居并不必需奢华的环境,而是要有一份宁静的心。接下来,诗人通过“秋园雨中绿”,传达了雨水滋润万物的生机,表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和谐。与此同时,“幽居尘事违”则表明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拒绝,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描绘了阴井与高林的场景,“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虫鸣和霜冻的意象交织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受。最后一句“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则升华了整个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风格,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洒脱与超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阴井夕虫乱”描绘的是哪个时间的场景?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