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07
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
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
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
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
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西南冈上感受到的景色与情感。登高望远,可以看到河流在林间蜿蜒流淌。细雨纷纷而至,带来了一丝秋天的萧瑟。往下走,密密的竹林映入眼帘,忽然又看到沙地与水面交融的景象。曲折的河水分割了田野,农田延绵起伏,丰收在望。寒冬的花朵在废墟中盛开,樵夫和牧人们在榛子丘上欢笑。云水交织,形成了浓厚的阴影,而竹林则显得更加清幽。作者在这美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永久停留。
作者介绍: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43年,卒于802年。他以山水田园诗而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韦应物隐居于西南冈的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唐代是一个盛世,士人多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韦应物的《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清流茂树云物可赏》是一首典型的田园山水诗,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的开头以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辽阔的川流,细雨的降临则增添了秋天的气氛,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步深入细致的描绘,竹林、农田、废墟等意象交替出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寒花明废墟”一句,既含蓄地表达了生命的坚强与希望,又有对过往繁华的感慨。最后一句"复兹永日留"更是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追求推向高潮,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诗词测试:
诗中“微雨飒已至”中的“飒”字可以理解为:
A. 风声
B. 雨声
C. 细雨
D. 细风
诗中“寒花明废墟”表达的意象是:
A. 春天的生机
B. 生命的顽强
C. 秋天的萧瑟
D. 自然的荒凉
诗中的“复兹永日留”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