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清流茂树云物可赏》

时间: 2025-04-26 03:29:07

诗句

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

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

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

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

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07

原文展示

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
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
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
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
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西南冈上感受到的景色与情感。登高望远,可以看到河流在林间蜿蜒流淌。细雨纷纷而至,带来了一丝秋天的萧瑟。往下走,密密的竹林映入眼帘,忽然又看到沙地与水面交融的景象。曲折的河水分割了田野,农田延绵起伏,丰收在望。寒冬的花朵在废墟中盛开,樵夫和牧人们在榛子丘上欢笑。云水交织,形成了浓厚的阴影,而竹林则显得更加清幽。作者在这美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永久停留。

注释

  • 登高创危构:登高的地方建造了危险的构筑物,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是在高处,可能是为了增加视野的宽广。
  • 微雨飒已至:细雨如丝般飘洒而来,渲染了秋天的气氛。
  • 下寻密竹尽:向下寻觅,直到密集的竹林尽头。
  • 寒花明废墟:寒冷的花在废墟中绽放,象征着生命在困境中的坚韧。
  • 云水成阴澹:云雾与水面交融,形成了一种阴暗而朦胧的景象。
  • 复兹永日留:希望这种美好的时光能够永远留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43年,卒于802年。他以山水田园诗而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韦应物隐居于西南冈的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唐代是一个盛世,士人多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清流茂树云物可赏》是一首典型的田园山水诗,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的开头以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辽阔的川流,细雨的降临则增添了秋天的气氛,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步深入细致的描绘,竹林、农田、废墟等意象交替出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寒花明废墟”一句,既含蓄地表达了生命的坚强与希望,又有对过往繁华的感慨。最后一句"复兹永日留"更是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追求推向高潮,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高创危构:高处的建筑,象征着诗人对境界的追求。
  2. 林表见川流:自然的流动在眼前展开,给予诗人灵感。
  3. 微雨飒已至:细雨的到来,使得环境更加宁静。
  4. 萧条川气秋:秋天的气息渗透川流,营造出一种凄清的美感。
  5. 下寻密竹尽:深入竹林,展现对自然的探索。
  6. 忽旷沙际游:转瞬间又看到开阔的沙滩,形成对比。
  7. 纡曲水分野:缠绕的河水划分了不同的田野,表现自然的灵动。
  8. 绵延稼盈畴:农田丰收的景象,象征着人类的劳作与自然的馈赠。
  9. 寒花明废墟:在废墟中绽放的花朵,象征生命的顽强。
  10. 樵牧笑榛丘:樵夫与牧人欢笑,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1. 云水成阴澹:云水交汇,形成一种幽暗的氛围。
  12. 竹树更清幽:竹林更加宁静,体现诗人内心的安详。
  13. 适自恋佳赏:陶醉于美好景色之中。
  14. 复兹永日留:希望这样的美好时光能够永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花明废墟”,用花与废墟的对比,表现生命的坚韧。
  • 对仗:如“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 高处:象征视野的开阔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川流:象征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细雨:象征季节的变化与情感的渗透。
  • 竹林:象征幽静与清雅,代表诗人内心的宁静。
  • 寒花:象征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微雨飒已至”中的“飒”字可以理解为: A. 风声
    B. 雨声
    C. 细雨
    D. 细风

  2. 诗中“寒花明废墟”表达的意象是: A. 春天的生机
    B. 生命的顽强
    C. 秋天的萧瑟
    D. 自然的荒凉

  3. 诗中的“复兹永日留”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登西南冈》王维《山居秋暝》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但韦应物更倾向于细腻的观察,而王维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与哲理的思考。韦应物的诗在景的变化中体现出人生的哲思,而王维则通过静谧的山水展现出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韦应物传》

相关查询

边上·戍楼吹角起 江城子 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 所思·空塘水碧春 南歌子·岸柳拖烟绿 满宫花·花正芳 女冠子·露花烟草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荆株 首字旁的字 符结尾的成语 触手可及 邀冀 一清二楚 惊魂不定 韵致 示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开岸 阃闺 谷字旁的字 狂奴故态 手字旁的字 靡靡之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