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史馆张学士段柳庶子学士集贤院看花见寄兼呈柳学士》

时间: 2025-05-07 09:39:54

诗句

班杨秉文史,对院自为邻。

馀香掩阁去,迟日看花频。

似雪飘阊阖,从风点近臣。

南宫有芳树,不并禁垣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9:54

原文展示

答史馆张学士段柳庶子学士集贤院看花见寄兼呈柳学士
作者:韦应物

班杨秉文史,对院自为邻。
馀香掩阁去,迟日看花频。
似雪飘阊阖,从风点近臣。
南宫有芳树,不并禁垣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张学士、柳庶子在集贤院赏花时的情景。诗人住在文史馆,隔着院子就能见到他们。花香飘散,不知不觉就掩盖了阁楼的幽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频频观赏花朵。花瓣如雪般飘落,轻轻地在微风中拂动着近臣的衣袂。在南宫(宫殿的一种)旁边有美丽的花树,春天的景色并不受禁苑的限制。

注释

  • 班杨:指班固和杨雄,均为汉代的文人。
  • 馀香:指花香,表示花的余香飘散。
  • 阊阖:指宫门,古代指代宫殿的门。
  • 南宫:古代指代王宫的一部分。
  • 芳树:指开花的树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浩然,生于公元737年,卒年不详。韦应物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韦应物与朋辈在集贤院相聚时,赏花之际,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春日的享受,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日的花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班杨秉文史”引入,显示出诗人与文人群体的密切关系。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花香和阳光交织的美好场景,诗人似乎身处于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无穷魅力。最后两句的“南宫有芳树”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气息正在向外延展,不再局限于禁苑内,象征着自由与希望。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既有对友人的寄情,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闲适与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提到班固、杨雄,表明诗人身处文人圈中,且对院子内的氛围感到亲近。
    • 第二联:花香弥漫,阳光明媚,诗人对于花的欣赏表现出一种悠闲的心态。
    • 第三联:花瓣如雪飘落,展现了春日的轻盈与温柔。
    • 第四联:南宫的芳树象征着春天的丰盈与盎然生机,不再受到禁苑的束缚,预示着一种自由的生长。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雪,增强了春日花景的美感。
    • 对仗:上下联的对称结构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追求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春天、生命与美好。
  • 南宫:代表权利与尊贵的空间,映衬出春天的美好并不受限。
  • :象征着纯洁、清新,突显春花的娇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班杨”指的是哪两位文人?
    A. 班固和杨雄
    B. 李白和杜甫
    C. 陶渊明和王维

  2.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江河
    B. 花
    C. 山

  3. “似雪飘阊阖”中的“阊阖”指什么?
    A. 门
    B. 窗
    C. 道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境上都有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但韦应物更偏重于春天的生机,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秋天的宁静与孤独。两者展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汪校正送鹦鹉 槛虎行 次韵赵尉 次韵林同年见寄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其六 再用韵奉酬 其一 春思 山中 其八 次韵郑佥判 赠算数汪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世不磨 称雨道晴 刀笔贾竖 透情 士字旁的字 麦秋 牛字旁的字 金粟堆 获悉 优游涵泳 长字旁的字 蕃卫 训结尾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白发偕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