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3:05
游栖真洞
作者:韩松 〔宋代〕
黄冠具行舆,邀我游栖真。
山家杂水树,野径横荆榛。
长松卧苍蛟,乱石错紫鳞。
委曲至洞府,积雪开双门。
结顶宝盖高,下可容百人。
神仙独何之,棋局今犹存。
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
山间局未终,浮世三千春。
安得从之游,一笑凌层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览栖真洞的经历。作者身穿黄冠,乘坐着车子,受邀去游玩这个神秘的地方。山中有杂树和溪水,野外的小路上长满了荆棘和榛子。高大的松树像苍龙一样卧着,乱石上点缀着紫色的鳞片。曲折的道路通向洞府,积雪覆盖的双门缓缓打开。洞顶的宝盖高耸,可以容纳百人。神仙都去哪里了呢?棋局依然存在,似乎在静静等待。那翠绿的树叶轻轻摆动,衣袖上散发着清香。山间的棋局尚未结束,浮世间的春天已经有三千年。何不随意游玩,放声一笑,超脱于层云之上呢?
韩松,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作品著称,擅长游览诗与山水诗,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栖真洞的描写,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游栖真洞》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描绘的景象如同一幅山水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栖真洞的幽静与神秘。开头的“黄冠具行舆,邀我游栖真”,昭示着一种道教的文化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随后的景象描绘,诗人用“山家杂水树,野径横荆榛”展示了自然的粗犷与野性,构建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环境。长松与乱石的描写,既有自然的静谧,又暗含着人生的复杂与变幻。“委曲至洞府,积雪开双门”,这句通过积雪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在邀请读者走入一个超脱尘世的空间。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神仙独何之,棋局今犹存”来反思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表现出对智慧与人生游戏的思考。而结尾的“安得从之游,一笑凌层云”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洒脱的追求,展现了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真实描绘,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认同与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栖真洞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反思人生的复杂与无常,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感基调。
诗中“黄冠”指的是什么?
“安得从之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棋局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