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峰过重阳》

时间: 2025-05-01 00:29:55

诗句

算来七十五重阳,无酒今朝对菊黄。

记得苏杭船上坐,一番醒眼咏诗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9:55

原文展示:

九峰过重阳
作者: 陈藻 〔宋代〕

算来七十五重阳,无酒今朝对菊黄。
记得苏杭船上坐,一番醒眼咏诗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回顾了自己经历的重阳节,已是七十五个重阳,没有酒伴,今天只能面对着黄菊。记得在苏杭的船上,在那时我曾兴致勃勃地吟咏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算来:计算,推算。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象征长寿。
  • 无酒:没有酒,指重阳节没有酒宴。
  • 菊黄:指菊花盛开,象征重阳节的习俗。
  • 醒眼:清醒、鲜明的样子。
  • 咏诗章:吟咏诗歌的篇章。

典故解析:
重阳节有“登高”习俗,象征着祈求健康长寿,文人雅士在此时吟咏,流传着“白菊”与长寿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对往昔的怀念与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个人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开头“算来七十五重阳”,体现了时间的流逝,重阳节成了一种生命的标记,诗人意识到自己已步入老年,心中难免生出惆怅。接着“无酒今朝对菊黄”,无酒的孤独感与菊花的盛开形成对比,菊花不仅象征着节日,更是长寿的象征,暗含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继续的执着。最后一句“记得苏杭船上坐,一番醒眼咏诗章”,通过回忆与友人游船吟诗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温暖与美好时光的珍贵,仿佛在呼唤往昔的欢乐。整体来看,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算来七十五重阳”:诗人计算自己的年龄,感叹已过重阳节七十五次,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 “无酒今朝对菊黄”:在重阳节没有酒相伴,面对盛开的黄菊,感到一丝孤独。
  • “记得苏杭船上坐”:回忆起在苏杭游船时的快乐时光,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一番醒眼咏诗章”:曾经的吟咏让人心旷神怡,带出昔日的诗情画意。

修辞手法:

  • 对比:无酒与菊黄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孤独感。
  • 回忆:通过回忆的方式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意象:菊花象征长寿与节日,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重阳节的深情回忆,以及对美好往昔的向往,体现了人生的哲理和情感的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长寿与团聚,反映传统文化。
  • 菊黄:象征着节日的氛围和生命的坚韧。
  • 苏杭:代表江南水乡的美丽与诗意。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重阳节的习俗与菊花的象征意义结合,表现了人们对长寿、健康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A. 八月初八
    B. 九月初九
    C. 十月初十

  2. 诗中提到的“菊黄”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长寿和节日
    C. 孤独的情感

  3. 诗人回忆的地点是哪里?
    A. 北京
    B. 苏杭
    C. 成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也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与陈藻的《九峰过重阳》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生命和节日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 《重阳节文化探析》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九峰过重阳》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查询

菩萨蛮(代歌者怨)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感皇恩(海棠) 再用治桥韵奉送毅夫按部将行 次韵苏公翰林赠同职邓温伯怀旧作 黄河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五涉江采芙蓉 锺山有石故名 次韵留守王公喜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绿林豪客 气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大雨如注 亠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取信于人 趋吉逃凶 包含茗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旁门左道 驱涌 四时充美 盲棋 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激 丹书铁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