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2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20:36
一落索 和清真
眉眼天然含秀。看花微皱。花开今日为谁妍,管更比腰肢瘦。情极转怜难久。啼痕先有。欲从门外觅游踪,但只见萧萧柳。
全诗翻译:
她的眉眼天生就带着秀气。看着花瓣微微皱起,今天的花儿为谁而绽放,恐怕还不如她那纤细的腰肢。情感到了极致,转而怜惜却难以持久。她的眼角已经留下了啼哭的痕迹。想要从门外寻觅她的踪迹,却只看见那萧条的柳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柳”常常与离别、思念关联,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状态。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映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常以诗寄情,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此时社会动荡,诗人可能通过诗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个人情感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以及诗人对她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以“眉眼天然含秀”切入,直接为读者展现了主角的美丽,似乎在描绘一个理想的女子形象。接着“看花微皱”,巧妙地将女子之美与花之美相联系,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花开今日为谁妍,管更比腰肢瘦”一句,既表达了对女子美貌的赞美,又隐含了一丝忧伤,暗示这份美丽似乎是为他人而绽放,令人不禁思索其中的孤独与无奈。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意识到“情极转怜难久”,这种情感是短暂的,伴随着“啼痕”而来,显示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一句“欲从门外觅游踪,但只见萧萧柳”以凄凉的意象收尾,展现了诗人对女子的思念已化为无尽的孤独与萧索。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优美,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尽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短暂情感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眉眼天然含秀”中的“秀”指什么?
本诗中提到的“啼痕”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汪东的这首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自然景物的结合,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都运用自然意象,但情感基调不同,前者偏向哲理与思考,后者更具个人情感的抒发与细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