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2:28
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
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
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
在阳光明媚的月份,南飞的大雁已经飞走,传说它们在此地返回。我仍在路上行走,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呢?江水静静地流淌,潮水刚刚退去,树林傍晚时分被瘴气笼罩。明天早晨望向故乡的地方,应该能看到山头的梅花。
作者介绍:宋之问,字景仁,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49年,卒于公元713年,以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人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旅途中,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归乡的渴望。作为一名游子,诗人在陌生的地方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
《题大庾岭北驿》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与归属感。开篇以“阳月南飞雁”引入,轻描淡写却充满情感,似乎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对故乡的追忆。接着,诗人用“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表达了自己旅途的孤独与无尽的思乡之情,流露出对归家路途的渴望。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江水的静谧与潮水的退去,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阴郁的氛围,暗示着旅途的艰辛和心情的复杂。最后一句“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则以梅花寄托了对故乡的美好期许,既是对未来的向往,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形成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表现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人类普遍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南飞雁”象征什么?
诗人面对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最后一句提到的“梅”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题大庾岭北驿》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但李白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情感,而宋之问则通过自然景象与未来的希望,展现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