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0:56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
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
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
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阳沟塍殊绮错。
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
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
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
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駸駸映晚花。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
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0:56
龙门应制
宋之问 〔唐代〕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
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
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
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
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阳沟塍殊绮错。
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
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
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
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駸駸映晚花。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
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雨后天晴,空气清新,流云在城墙上方轻轻飘过。河堤旁的新柳青翠欲滴,园中花朵竞相开放。此时的洛阳,花柳的景色如诗如画,山水楼台交错映衬。众多官员在晨雾中迎接天子,天子乘坐华丽的车驾,前往龙门游玩。龙门临近王城,华丽的车盖闪烁着光彩,云彩轻轻飘过御水桥,天衣已经融入香山的宴会。山壁陡峭,清流从高处倾泻而下,雁塔在遥远的绿波之上,星龛在翠微之中熠熠生辉。层层山峦上,古木参天,远处的沟壑中泉水飞流而下,彩车和旗帜在香阁上空盘旋,车队向高处前进,俯瞰河洛的美景。东城的宫阙像是要回归南阳的沟塍,林间的七宝台散发着天香,山中的春酒则让人陶醉。微风吹拂,祥和的花瓣纷纷落下,仙乐初鸣,瑞鸟飞来。鸟儿飞来花瓣落下,无休无止,大家举杯祝寿,烟霞缭绕。歌舞在夕阳西下时仍未停息,石关旁依旧停驻着华丽的车队。鸟旗轻扬,芳草如茵,龙骑骏马映衬着晚霞。成群的车马从王宫出发,水面静谧,山空无物,警卫严密。郊外热闹非凡,吸引众人前来观看,整个城市南望,尘土飞扬。喧嚣的声响飘扬,传来黄道的消息,吉祥的气息环绕着紫宸。先王曾经稳固山河,宝命传承万物焕新。我们的皇上不沉醉于瑶池的欢乐,而是时常巡查农田,关心春耕。
宋之问,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风格清新典雅。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主题,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龙门应制》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时期,国家繁荣,社会安定,诗人借助春光明媚的景象,描绘了天子出游的壮丽场面,表现了对国家富强、民生幸福的期盼。
《龙门应制》是一首描绘春游盛景的诗,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繁荣兴盛的春天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洛阳的山水之美与繁花似锦的景象。诗人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寄托在自然景色中。随着天子的出行,诗歌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众公拂雾迎接,表现了对天子的尊敬和对国家繁荣的赞美。
此外,诗中运用了诸多对仗和修辞手法,如“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不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也使得场景更加生动。整首诗在抒发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国家山河的赞美中,流露出诗人对盛世的自豪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依此类推逐句解析整首诗)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祝福,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深厚感受。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龙门”指代什么?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表现在哪个季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