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1:17
苦热
作者:齐己 〔唐代〕
云势嶮于峰,金流断竹风。
万方应望雨,片景欲焚空。
毒害芙蓉死,烦蒸瀑布红。
恩多是团扇,出入画屏中。
这首诗描绘了酷热的夏日景象。云层在高峰上重重叠叠,似乎被风吹得断断续续,阳光透过竹林,金色的光芒如流动的水一般。人们期待着雨水的降临,只见到一片焦灼的景象,仿佛天空要被烧尽。酷热的天气使得芙蓉花枯萎,瀑布的水流也变得红艳,仿佛被蒸发得过于烦躁。众多的恩惠似乎只化为手中的团扇,来回在画屏间出入。
齐己,唐代诗人,字维翰,号弘道,生于盛唐时期。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闻名。齐己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这首《苦热》是在炎热的夏季创作而成,反映了诗人在高温天气中的苦闷与无奈。盛夏的酷热让人心烦意乱,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传达了对清凉的向往和对自然气候变化的关注。
《苦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酷热夏季的压迫感。诗的开头用“云势嶮于峰”描绘了高耸的山峰与变化莫测的云,给人一种阴郁而压抑的感觉。接着,阳光透过竹林的“金流”则展现了光与影的变幻,给炎热的环境增添了一丝美丽的对比。
诗中“万方应望雨”一句,表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期待,反映出当时的干旱与焦虑。而“片景欲焚空”则将这种焦虑推向高潮,仿佛一切都在烈日下扭曲、干枯。接下来的“毒害芙蓉死”句,进一步加强了酷热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诗人通过芙蓉的枯萎,传达了对自然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两句“恩多是团扇,出入画屏中”,则是对炎热的温柔反抗,团扇成为了夏日的一剂解药,尽管微不足道,却是人们在酷热中唯一的安慰。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酷热的控诉和对清凉的渴望。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酷热的控诉,表现了人在极端天气下的苦闷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更在情感上引发共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
诗中提到的“金流”是指什么?
“毒害芙蓉死”句中,芙蓉花的枯萎反映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团扇”象征了什么?
答案: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其主题更倾向于壮阔与豪情,而齐己的《苦热》则专注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苦闷,二者在视角和情感基调上有着显著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