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3:21
万重千叠红霞嶂,夜烛朝香白石龛。常寄溪窗凭危槛,看经影落古龙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景色:层层叠叠的红霞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绚丽,夜晚的烛光照耀着香气四溢的白石龛。诗人常常在溪流的窗边,倚靠着高高的栏杆,看着经文的影子映在古老的龙潭水面上。
齐己,唐代高僧,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于公元770年。他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而闻名,诗歌多描写山水、禅宗和人生态度,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精神。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时期。齐己所处的时代,佛教盛行,文人雅士多与自然、佛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寄清溪道者》是一首描写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内心的安宁。开篇“万重千叠红霞嶂”,描绘出层峦叠嶂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夜晚的烛光和清晨的香气交替出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美好。诗人在溪窗旁凭栏,表面上是在欣赏风景,实际上是在进行自我的反思与心灵的寄托。
“看经影落古龙潭”,更是将佛教的哲思引入其中,表现出诗人对佛理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将自然与精神结合的写法,使得全诗充满了禅意,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整体来看,齐己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信仰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围绕自然美与精神追求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宗教信仰的执着。
诗中“万重千叠”形容的是?
A. 水流
B. 山峦
C. 云彩
D. 花朵
诗人在何处常寄情?
A. 山顶
B. 湖边
C. 溪窗
D. 寺庙
“白石龛”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信仰
C. 友谊
D.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