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1:00
湖楼早起二首
其一:
面湖楼好纳朝光,
夜梦分明起辄忘。
但记晓钟来两寺,
一钟声短一声长。
其二:
湖上朝来水气升,
南高峰色自崚嶒。
小船看尔投西岸,
载得三人两是僧。
其一:
面湖的楼阁迎接早晨的阳光,
夜间的梦境清晰可辨,醒来却常常忘记。
只记得清晨的钟声从两座寺庙传来,
一声短促,一声悠长。
其二:
湖面上清晨的水气上升,
南面的高峰色彩显得挺拔崚嶒。
小船看着你驶向西岸,
载着三个人,其中两个是僧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寺庙”和“僧人”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宗教的重视,也暗示了诗人对清晨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江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其诗歌常常带有禅意,展示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江南风光秀丽的湖畔,表达了诗人清晨时分的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思考。
《湖楼早起二首》通过描绘清晨的湖面和周围的景色,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第一首中,诗人以“面湖楼好纳朝光”开篇,生动地描绘出清晨阳光照耀在湖面上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珍惜。夜梦虽美,但醒来后往往难以铭记,反映出人生的短暂与易逝。诗中提到的“晓钟”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短促与悠长的钟声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第二首则将视角转向湖面,水气升腾,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气氛。南高峰的崚嶒色彩,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而小船上的三人则引发了对人生的思索,尤其是其中的僧人,似乎在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整体而言,诗作通过灵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清晨的湖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现实的超然与对内心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江湜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醒来后常常忘记什么?
A. 梦境
B. 钟声
C. 诗句
D. 湖光
第二首诗中,小船上载着多少人?
A. 一人
B. 两人
C. 三人
D. 四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江湜的作品更多地关注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强调了旅途的急迫与壮丽的景色。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江湜的诗歌更具禅意,而李白的则更具浪漫主义色彩。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江湜及其诗作的背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