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31
临没赋诗
作者: 蔡颙 〔明代〕
平生耽读数行书,
出守边城在一隅。
律己未曾逾矩度,
持身恒欲绝沉污。
传家不患田园少,
继志惟忧孙子愚。
俯仰二仪难不愧,
永为清苦老寒儒。
我一生喜爱读书,
被派去边城守卫,身处一隅。
自律从未逾越过规矩,
持身常想要摆脱污秽。
传承家业并不担心田园少,
继承志向只忧孙子无知。
俯仰天地之间难免感到愧疚,
我将永远是个清苦的老寒儒。
作者介绍:蔡颙(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曾任地方官职,长期在边疆地区生活,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社会现实与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在明代,士人多有出仕和为官之志,蔡颙作为一名读书人,面对仕途的艰难与个人理想的矛盾,选择了边疆守卫的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读书、传承家业的追求与对后代教育的深切关怀。
《临没赋诗》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诗。全诗自始至终展现了蔡颙作为一位读书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开头的“平生耽读数行书”便直白地表明了他对书籍的热爱,书籍是他精神的寄托与追求的象征。在边塞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放弃自律,他强调“律己未曾逾矩度”,这表明了他在艰苦环境中仍然保持着一种清白的自我约束。
接下来的“传家不患田园少”,则表现了他对财富与物质的淡泊,认为传承文化与教育后代更为重要。他对后代的未来充满担忧,尤其是对孙子的教育问题,显示出他作为长辈的责任感与期待。
最后两句“俯仰二仪难不愧,永为清苦老寒儒”,则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内心的自省与对社会的无奈。虽然身处清苦,但他依然选择保持清白的品格,体现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蔡颙对读书、家庭传承与个人清白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折射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蔡颙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忧虑?
A. 自己的生活
B. 孙子的教育
C. 时代的变迁
诗中提到“俯仰二仪”,指的是什么?
A. 天地
B. 人生
C. 书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蔡颙与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思考,但蔡颙更强调个人的道德自律,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