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通山诸峰》

时间: 2025-04-26 03:30:35

诗句

我爱通山好,奇哉别有天。

翠屏环碧水,罗阜锁青烟。

白鹤凌霄立,金蟾抱石眠。

闲来频眺望,恍若会群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35

原文展示:

咏通山诸峰
作者: 蒋士元 〔明代〕

我爱通山好,奇哉别有天。
翠屏环碧水,罗阜锁青烟。
白鹤凌霄立,金蟾抱石眠。
闲来频眺望,恍若会群仙。


白话文翻译:

我喜爱通山的美丽,真是有如人间仙境。
翠绿的山峰环绕着碧蓝的水面,
山峦重重叠叠,锁住了青色的烟雾。
白鹤在高空中翱翔,
金蟾则依偎在石头上安然入眠。
闲暇时常常眺望,仿佛能与众仙相会。


注释:

字词注释:

  • 通山: 通山指的是山的名字,可能有特定的地理位置。
  • 奇哉: 形容非常奇特的样子。
  • 翠屏: 翠绿的山壁。
  • 罗阜: 重重叠叠的山峦。
  • 白鹤: 一种鸟,常象征高洁、仙气。
  • 金蟾: 传说中的蟾蜍,通常与财富和吉祥相关。
  • 恍若: 仿佛,似乎。
  • 群仙: 众多的仙人,象征着高洁与不凡的境界。

典故解析:

  • 白鹤与金蟾: 在中国文化中,白鹤常被视为长寿与高洁的象征,而金蟾代表着财富与吉祥,二者的出现增添了诗的仙气与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士元是明代的诗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富有浪漫色彩。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在通山游玩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咏通山诸峰》描绘了通山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诗的开头“我爱通山好,奇哉别有天”,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通山的喜爱之情,通过“奇哉”二字,强调了通山的独特之处,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翠屏环碧水,罗阜锁青烟”,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通山的自然景观呈现在读者面前。翠绿的山峰环绕着清澈的水面,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此时的通山,仿佛是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白鹤凌霄立,金蟾抱石眠”,这两句更是将自然与神话结合,通过白鹤和金蟾的描绘,增添了诗的仙气和灵动感。白鹤在高空飞翔,展现了自由与高远,而金蟾则在石头上静静入眠,象征着安宁与富饶,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一句“闲来频眺望,恍若会群仙”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在闲暇时分对通山美景的向往和思索,仿佛在与众多仙人相会。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通山的自然美,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仙境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爱通山好: 表达了诗人对通山的喜爱。
  • 奇哉别有天: 赞美通山的美丽和独特,仿佛是另一个天堂。
  • 翠屏环碧水: 描绘山水相依的美景。
  • 罗阜锁青烟: 表达山峦重叠,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白鹤凌霄立: 描绘白鹤高翔的自由与高洁。
  • 金蟾抱石眠: 传达安宁和吉祥的意象。
  • 闲来频眺望: 反映诗人对此地的眷恋。
  • 恍若会群仙: 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奇哉别有天”将通山与仙境相提并论。
  • 拟人: 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特征,如“金蟾抱石眠”。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翠屏环碧水,罗阜锁青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描绘了通山的壮丽景色,并通过白鹤和金蟾的意象,体现了一种向往理想生活和超脱世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屏: 象征生机与美丽。
  • 碧水: 代表纯净与宁静。
  • 白鹤: 高洁与自由的象征。
  • 金蟾: 财富与安宁的象征。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美丽画面,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
    C. 安宁

  2.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通山的赞美?
    A. 碧水
    B. 群仙
    C. 金蟾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金蟾的描写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C. 对都市生活的批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 同样描绘自然景色,通过“白日依山尽,苍苍江水流”表达了壮丽的风光与人生的哲理。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对新生的渴望,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时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展现了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与多样的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以上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和意象,提升诗词鉴赏能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旅怀 题宝应县 访友人幽居二首 夷陵城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初出成都闻哭声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别巂州一时恸哭云日为之变色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出青溪关有迟留之意 送春 题大安池亭 路逢有似亡友者,恻然赋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敬鬼神而远之 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熟读深思 惟利是命 厄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推避求全 包含彪的词语有哪些 摇撼 顺时而动 斋屋 瓜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年已蹉跎 阔少爷 伏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