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21:28
堂上一言何自发,分明太极本真存。因知忍性元皆善,利欲遮迷只自昏。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堂上说出的话是如何产生的,分明是太极的真实存在。因为明白了人的本性本是善良的,然而利欲却使人迷失,只能让自己陷入昏暗之中。
陈普,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而受到重视。他的作品往往关注人性和自然,反映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思想激荡之时。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人性与道德,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真理和自我认知的追求。
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了诗人对人性及其本质的深刻思考。开头的“堂上一言何自发”引导读者思考言语的起源,揭示出语言与思想的密切关系。接下来的“分明太极本真存”则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存在着一种不变的真理,即太极的本真。这种思想不仅反映了道家的哲学观点,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真谛的探寻。
“因知忍性元皆善,利欲遮迷只自昏”则进一步阐释了人的本性与欲望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外在的利欲却使人迷失方向,陷入昏暗的状态。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令人深思。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结合哲学思考与现实观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与道德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性、真理与欲望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对本性的认知和对欲望的警惕。
诗中提到的“太极”象征什么?
诗人认为人性本善,但为什么会迷失?
诗中的“堂上”指的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