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2:22
今古无过只一中,
随时适变一相通。
圣贤心术无偏倚,
事业虽殊道则同。
今古之间没有什么过错,只有一个中庸之道;
在不同的时代,适应变化是相通的。
圣贤的心思和意图没有偏私,
虽然事业各有不同,但道路是相同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反映出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常以道德、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思想活跃之时,士人对传统与变革的思考尤为重要,诗人试图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中庸思想的重视,强调在变化中寻求稳定的智慧。
这首诗的核心在于强调“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适应变化的必要。诗人通过对比古今,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庸的道理始终适用。他在诗中提到的“圣贤心术无偏倚”,强调了理想的道德情操,不论身处何地,圣人和贤人应保持公正与中立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诗人通过对中庸的阐释,展现了儒家思想的智慧,呼吁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理性,适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与思想,以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不仅适用于个人的修养,也适用于处理社会事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在现代社会,面对快速的变化与多元的价值观,诗中所提倡的中庸思想依然有其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寻求一种和谐的共处方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中庸与适应变化的重要性,提倡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和公正的心态,倡导各行各业在不同的舞台上追求共同的道德目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中”指的是什么?
A. 极端
B. 中庸
C. 变化
D. 传统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个人利益
B. 强调适应变化与中庸
C. 否定古代思想
D. 关注个人成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