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下·谢安》

时间: 2025-05-04 05:18:46

诗句

安石深源不共朝,共嫌俎豆不消遥。

无边赤子皆延颈,掩口胡卢独李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8:46

原文展示

安石深源不共朝,共嫌俎豆不消遥。无边赤子皆延颈,掩口胡卢独李辽。

白话文翻译

谢安的深厚根基与朝廷无关,大家都对俎豆的消耗感到不满。无数的赤子都在翘首以盼,而独有的李辽却是掩口不言。

注释

  • 安石: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因其高洁的品德和政治才能而受到尊敬。
  • 深源:比喻根基深厚或学识渊博。
  • 俎豆:指祭祀用的器具,常用来比喻官场之事。
  • 赤子:比喻纯真无邪的人们,常指对国家、社会有理想和抱负的人。
  • 胡卢:可能指一种游戏或表演,或象征着某种隐晦的态度。
  • 李辽: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可能在此处象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约1100年),字梦得,宋代人,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阶层对政治腐败及社会动荡的不满之时。诗人在作品中通过对谢安的歌颂,表现出对真才实学和清明政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对谢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开篇提到“安石深源”,即赞美谢安的德行和才华深厚,强调其与朝廷的距离,暗示了对当时政治的反感。接着用“俎豆”一词,提到人们对官场的厌倦,表现出社会的不满和对真才实学的渴望。最后两句“无边赤子皆延颈,掩口胡卢独李辽”,通过对比,展现了那些渴望改变的无名之辈与李辽的超然态度,表明在混沌的社会中,真正的英雄往往是默默无闻的。

整首诗情感深邃,层次分明,通过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石深源不共朝:谢安的才华和品德深厚,与朝廷并无关联,强调他的高洁。
  2. 共嫌俎豆不消遥:大家对官场的腐败和形式主义感到厌倦。
  3. 无边赤子皆延颈:许多有理想的人们都在期待改变,表现出他们的渴望。
  4. 掩口胡卢独李辽:李辽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这些,暗示其对政治的冷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俎豆”比喻为官场的腐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 对仗:全诗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为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清明政治的向往与对腐败官场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谢安的崇敬,以及对人们理想追求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安石: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和理想的政治。
  • 赤子:代表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 俎豆:象征官场的腐败和形式主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安石深源”中的“安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谢安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俎豆”主要象征什么?

    • A. 美食
    • B. 官场腐败
    • C. 战争
    • D. 祭祀
  3. “无边赤子”指的是?

    • A. 纯真无邪的人
    • B. 官员
    • C. 学者
    • D. 士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切思考。
  • 《静夜思》 by 李白: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的思考有共鸣。

诗词对比

  • 陈普的《咏史下·谢安》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陈普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崇敬,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供参考。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解读古代诗词的经典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竞秀亭 喜雪 其一 吴道子华清宫图 题刘宪十君子轩 睡轩三首 其二 重阳不见菊次诸公韵 其四 溪南大雪示常子正 遗兴 輶归自五羊得承可旧诗一编书其后 郑元亚新居面梅开轩诸子读书其间名曰擢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艮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包含绩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包含伦的词语有哪些 迅忽 包含儒的成语 音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撮盐入火 剥肤锥髓 赶唱 反正拨乱 为民请命 隐瞒 蹈躐 包含薏的词语有哪些 鄙夷不屑 软不拉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