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怀古》

时间: 2025-05-02 20:50:16

诗句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0:16

原文展示:

杜牧的《西江怀古》

上吞巴汉控潇湘,
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
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
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
好风唯属往来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兴衰与变迁。诗人站在西江边,回望过去,感慨万千。江水浩浩荡荡,吞没了巴蜀与湘江,仿佛怒涛翻滚,映照出连绵山峦的光影。魏帝曹操的故事,像是缝制的戏剧一样虚幻,而苻坚的失败则显得更加荒谬。千秋万代的钓船上,明月下歌唱,而万里之遥,沙鸥在夕阳中嬉戏。范蠡的清寂与孤独,只有商人们的往来才能带来一丝生气。

注释:

  • 巴汉:指的是巴蜀地区及汉水,代表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地理。
  • 潇湘:指湘江,寓意着美丽的水域。
  • 魏帝:指的是曹操,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以智谋和政治手腕著称。
  • 苻坚:前秦的皇帝,以其短暂而悲惨的统治著称。
  • 范蠡:春秋时期的名士,因帮助越王勾践复国而闻名,此处表达了其后来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他的诗歌以清丽见长,常常融入历史的思考,表达对时事的关怀。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个性鲜明。

创作背景:

《西江怀古》创作于杜牧中年时期,正值唐代衰落之际,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诗中通过对古代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无常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索。

诗歌鉴赏:

《西江怀古》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杜牧深厚的历史感与对时事的敏感。诗的前四句,通过对巴蜀与湘江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巍峨与变化,仿佛一幅壮丽的画卷展开在眼前。特别是“怒似连山静镜光”,用“怒”字形容波澜壮阔的江水,与“静镜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力量与宁静的和谐。

后四句则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魏帝的缝囊与苻坚的荒唐,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嘲讽,也反映出诗人对权力与历史的思考。同时,千秋钓舸与万里沙鸥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杜牧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吞巴汉控潇湘:描绘了江水浩荡,吞没了巴蜀与湘江,寓意历史的浩大与变迁。
  2. 怒似连山静镜光:用“怒”形容江水的波澜,与连山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自然与历史的复杂关系。
  3. 魏帝缝囊真戏剧:比喻魏帝的历史故事如同戏剧,暗示其虚幻与无常。
  4. 苻坚投棰更荒唐:苻坚的失败和荒唐,反映出历史的无奈与悲剧。
  5. 千秋钓舸歌明月:描绘千年流传的钓船歌唱,传达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6. 万里沙鸥弄夕阳:沙鸥在夕阳中嬉戏,象征自由与恬淡。
  7. 范蠡清尘何寂寞:提及范蠡的隐逸生活,表达孤独与寂寞感。
  8. 好风唯属往来商:暗示商人之间的交往与生活的繁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怒似连山静镜光”,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波动与山的宁静。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夸张:如“怒似连山”,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强调自然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杜牧对历史无常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与自由的向往,寓意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巴汉与潇湘:象征着历史的深厚与文化的传承。
  • 魏帝与苻坚:代表权力与历史的无奈。
  • 钓舸与沙鸥: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
  • 范蠡:代表了隐逸与独立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魏帝”是指谁?

    • A. 曹操
    • B. 朱元璋
    • C. 李世民
    • D. 刘备
  2. 诗中“万里沙鸥弄夕阳”传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自由与恬淡
    • B. 悲伤与失落
    • C. 奋斗与拼搏
    • D. 忧愁与苦闷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权力的追求
    • B. 对历史无常的反思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曹操
  2. A. 自由与恬淡
  3. B. 对历史无常的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杜牧的《西江怀古》,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杜甫更多聚焦于国事家事的沉重,而杜牧则通过自然与历史的结合,呈现出一种更为轻盈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辑注》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送光禄大夫王子之南都时以九庙功成迁 送梅溪 九日邀石泉大司寇 其二 九日邀石泉大司寇 其一 送唐中丞抚蜀 斋居 时隶司徒卿 其二 斋居 时隶司徒卿 其一 春岗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二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度雄远 川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包含崤的词语有哪些 兀兀 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异曲同工 贞范 水陆坦克 三框儿的字 顺之者成,逆之者败 八万四千 包含冻的成语 你那 看楼 由衷之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