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时间: 2025-07-29 14:21:08

诗句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

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

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4:21:08

原文展示: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
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
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白话文翻译:

我的朋友在东南方美丽的地方,听说曾在这座楼上登高望远。
人随着河水而逝去,只有书信留在墙壁上。
严子(严武)喜欢隐居,谢公(谢安)沉迷于远游。
清风刚刚开始歌颂,悠闲的日子又消除了我的忧愁。
时光与古代的文字交织,足迹将通向幽静的山水。
我已孤独地遥望苍生,空自见黄河奔流。
时光流逝,年华渐晚,悲凉的情绪已是秋天的景象。
天高得无法询问,掩面而泣,乘舟而去。

注释:

  • 东南美:指作者的朋友,可能是张贞期,来自东南美丽的地方。
  • 书向壁中留:书信留在墙壁上,象征友谊的长存。
  • 严子:指严武,历史上以隐居著称的人物。
  • 谢公:指谢安,以远游和隐逸生活闻名。
  • 清风初作颂:象征着清新自然的气息。
  • 苍生:指普通百姓,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典故解析:

  • 严子谢公:二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士,常被后人提及,代表了隐逸和闲游的理想生活。
  • 黄河: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崔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登水门楼时,因见到亡友的题诗而生感慨,反映出对友人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诗中开头提到“吾友东南美”,引出对友人的怀念,接着通过“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展示了人们的生命如同河水般流逝,而留下的只有书信和记忆,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接下来的几个句子提到严子和谢公,既是对历史名士的追忆,也暗含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上,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的“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诗人在描写黄河时,既是自然的描绘,也是对自身生命流逝的感慨,深刻地反映了人对生命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哀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提到朋友的美丽,展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人随川上逝”暗示生命的流逝,给人一种无奈的感觉。
    • 严子和谢公的提及,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清风与闲日象征着宁静的生活状态。
    • “已孤苍生望”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的关怀。
    • “流落年将晚”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最后,面对高天无问,情感达到了极致,表现出对友人和生命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拟人和对仗的手法,如“清风初作颂”,形象生动。
    • 反复出现的“流”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感伤与哲理结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黄河:象征生命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承载着作者的情感。
  • 清风: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安宁,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渴望。
  • 孤独:表现出诗人对人世间和友人的思念,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南美”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作者的朋友
    • C. 一座山
  2. 诗中提到的“严子”和“谢公”是指:

    • A. 两位诗人
    • B. 两位历史人物
    • C. 两位神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悲凉
    • C.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崔曙的《登水门楼》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崔曙更侧重于对友谊的追忆,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饮酒作乐的洒脱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 题通云亭 塘上行 秣陵织业行 平原君祠 临朐喜晤绍由同年 忆石公却寄 人日宴集莫愁湖即席 再过衡山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浑的词语有哪些 克传弓冶 见缝插针 谊结尾的成语 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闲手敏 梯附 耳刀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当家立业 地嫌势逼 玉字旁的字 蜗居 阿拉伯海 至微 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创办 文字旁的字 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